二二六 請罪-《逆宋》
第(3/3)頁
“趙德昭,”董遵誨喝到:“你干脆直接說本統(tǒng)領(lǐng)與魯王私相授受好了,何必遮遮掩掩。”
趙德昭淡淡到:“董指揮,你怎知我說的就是你?當天本官審問之時,旁邊還有大獄的差役和密探呢,韓通經(jīng)營侍衛(wèi)司多年,放個把眼線自然沒有問題。”
董遵誨怒到:“親軍司大獄由本統(tǒng)領(lǐng)署理,就是有消息泄露,也該由本統(tǒng)領(lǐng)負責(zé)。本統(tǒng)領(lǐng)敢保證,大獄里的差役和密探,不會與任何一個朝臣有聯(lián)系。”
趙德昭反問到:“那你如何解釋,為什么倆人游湖,淹死的偏偏就是向興洲?”
“向興洲淹死之時,魯王正與傳旨的杜公公一道在回汴梁的路上,”董遵誨執(zhí)禮到:“魯王若有陰謀,須與外人聯(lián)絡(luò),此事一問杜公公便知,懇請皇上明察。”
柴宗訓(xùn)思慮一會兒:“魯王乃國之重臣,一舉一動牽涉太廣,若沒有真憑實據(jù),還是慎言為好。可著密探留在當?shù)兀瑥氐撞榍逑蚺d洲死因再回來也不遲。”
“皇上圣明。”董遵誨高呼。
“皇上,”通政使潘惟德進殿:“魯王自縛于殿外,懇求召見,向皇上請罪。”
趙德昭得意到:“如何,韓通自知隱瞞不住,前來自首了吧。”
柴宗訓(xùn)皺眉掃了他一眼,隨即說到:“宣。”
韓通身上五花大綁,獨自一人步入殿內(nèi)跪下:“罪臣韓通,參見吾皇萬歲。”
“魯王平身,”柴宗訓(xùn)說到:“魯王,你這是作甚,來人,快替魯王松綁。”
韓通并不起身:“啟稟皇上,臣自知罪孽深重,所以特來向皇上請罪。”
柴宗訓(xùn)說到:“魯王這是怎么說?朕明明是請你到汴梁赴太后壽宴,你卻沒來由的請什么罪?”
“皇上,廣陵大堤是臣炸的,”韓通低頭到:“臣造下此等罪孽,以至于百姓流離失所,生靈涂炭,臣自知罪無可恕,懇請皇上即刻將臣治罪。”
本只是疑心韓通,沒想到他大大方方承認,倒令柴宗訓(xùn)短暫的無所適從,只問到:“魯王三朝老臣,一向?qū)Τ⒅倚墓⒐ⅲ鯐龀龃说仁聛恚俊?
“回皇上,”韓通對到:“先前因各軍都有火炮,臣頗是艷羨,便向皇上請旨調(diào)集十門火炮。廣陵大營修建時頗為倉促,臣便率部眾于江邊試炮。”
“哪知今夏汛期過長,堤壩長期泡于水中,異常松軟。因不懂操作,以至于數(shù)炮皆哄擊在大堤上,竟將堤壩炸毀,造成洪災(zāi)。”
“臣本當即時向皇上請罪,只因造下罪孽,須得先填補,于是便率兵將堤壩修復(fù)。恰遇皇上傳旨,賀太后壽誕,臣便隨杜公公回汴梁。眼下太后壽誕已過,臣自知罪孽深重,所以特來請罪。”
聽著韓通的敘述,柴宗訓(xùn)竟有些走神,難道這里面竟沒有陰謀,只是失誤和巧合?
“皇上,皇上。”董遵誨在一旁小聲提醒。
“哦,”柴宗訓(xùn)回過神來:“魯王雖無心為惡,但畢竟令廣陵百姓受難,著暫且看押,待事實調(diào)查清楚后再行定罪。”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