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〇 募役法-《逆宋》
第(1/3)頁
送走處于歸鄉情節中的陳烈鈞,又送走領悟的秦阿丹和懵懂的玉黍,柴宗訓急忙趕回汴梁。
一路策馬揚鞭卻仍覺得慢,眼下何輝的蒸氣機技術已日趨成熟,待將人搶回來之后,鐵路便要提上議事日程。
方回宮,趙匡胤便找了來:“皇上,蘇祿東王至汴梁入貢,懇求召見。”
“嘿,”柴宗訓說到:“這東王竟然在穗都玩了幾個月,現在才想起來入貢。”
趙匡胤問到:“皇上如何得知東王在穗都逗留幾個月?”
“哦,”柴宗訓自知失言,忙掩飾到:“東王至穗都時,慕容兄給朕來過密奏。既是入貢,宋王以禮相待便好,朕暫時沒時間見他。”
“皇上,”趙匡胤說到:“東王愿效前朝故事,奉大周為宗主國,此正是宣揚我大周天威的最好時機,可千萬別錯過啊。”
“宣揚大周天威?”柴宗訓冷笑一聲:“有何好處?”
“皇上,好處自然是很多的,”趙匡胤說到:“就拿唐太宗比喻,四海咸服,諸夷稱天可汗,貞觀以降,凡頌明君言必及太宗。中原人所到之處,四夷必以禮相待。”
“朕翻過先前的典籍,”柴宗訓搖頭到:“海外諸夷大多土地貧瘠,他們入貢的東西,價值不過萬元,但從中原得到的賞賜,至少要翻上三五倍,中原既做了冤大頭,人家稱頌你幾句也是再正常不過。”
趙匡胤知道柴宗訓一向不以常理出牌,但沒想到他竟會如此不按常理,明君的名聲不要,國家也弄得像生意一樣。
聯想到他一向重商,趙匡胤便釋然,他執禮到:“皇上,此次蘇祿東王與先前藩屬不同,他愿常居大周,做大周之臣,不再回蘇祿。”
喲,這是蘇祿賺取中原花,巴拉望的男人不回家么?
所謂的常居大周,不回蘇祿,也不過是留戀大周的花花世界而已。
“此事宋王你辦妥吧,”柴宗訓說到:“這些蠻夷,朕不想見。”
趙匡胤勸到:“皇上,既是東王誠心歸附,皇上當以禮相待,也好給四夷樹個典范。”
“區區一個東王而已,”柴宗訓想了想:“他既愿主動歸附,何須朕親自接見?宋王盡管接待,朕賜他太子太師之位,只領俸祿,無須參政,管教他死心塌地。”
趙匡胤有些猶豫:“皇上,東王可是皇上御極以來親身入中原朝貢的第一個番邦王,如此對待會不會太草率了些?”
“宋王你且先去辦,”柴宗訓淡淡一笑:“倘他不愿意,你再來報與朕。”
話說到這份上,趙匡胤只得答應:“臣遵旨。皇上,臣還有一事,臣聽聞皇上日前微服私訪義門世家?”
柴宗訓去的時候曾報乃戶部尚書陳象升的學生,陳家必是向陳象升來信。蘇軾之名,也許百姓不知,但朝中官員皆知是皇帝化名。
因是私訪,陳象升不知該不該前來請罪,便將此事報與總攬朝政的趙匡胤。
趙匡胤的意思是此事不宜聲張,畢竟以皇上不羈的性子,誰知道在德安有沒有做出什么大失皇家臉面的事情。
但事關義門世家分家,趙匡胤只得趁此單獨召對的時候問出來。
柴宗訓開口回到:“朕去過了,很滿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