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三 安置-《逆宋》
第(3/3)頁
“皇上,打仗么,難免死人,再說死的只是遼人,有何可惜?”
“倘遼人如乞乞長海那般,棄城而走呢?火炮機動不便,仍很難追擊遼人。”
按這火炮的重量,鐵輪圈的厚度也不小,加一起隨地一壓,就是一道深深的車轍。
既是火炮無法機動,那便先做銃吧。
柴宗訓說到:“何卿,能否設法將火炮按比例縮小,小至兵士可手抬,下設以木柄,擊發之時兵士手抬木柄瞄準,隨即扣動扳機撞擊火藥,將彈子催發出去?”
“皇上可是又有奇思妙想?”何輝成日研究火炮已有些厭倦,眼下冶煉技術不提高,火炮也很難再有寸進,倘有其他東西可供研究,他自然求之不得。
柴宗訓呼到:“取紙筆來。”
何輝遞上紙筆,柴宗訓畫了一桿土銃和一支步槍的大概模樣。
“喏,此是朕的兩種設想,這種名火銃,此處有一扳機,由機簧與槍管尾部撞針相連。將火藥與彈子塞進槍管,隨后扣動扳機,撞針便會聯動擊發火藥,從而將彈子發射出去。此物雖威力很小,但便于攜帶,更能多設槍管,撞針循環擊發,此謂之加特林。”
“下面之物,為步槍,與火銃造型差不多,但比火銃更為方便,可以直接上子彈。此處槍栓拉開,將子彈上進去,隨后扣上槍栓,一樣以撞針激發。”
“子彈分為底火和彈頭,底火被擊發后將彈頭催發出去,留下裝火藥的彈殼。拉開槍栓,將彈殼帶出,換上另一顆子彈,如此循環擊發,起到殺傷敵軍之效。”
何輝創造力不足,設計不了什么東西,但動手能力超強,柴宗訓這么一描述,他喜到:“皇上,臣知道了,十日之內,臣必將火銃與步槍造出來。”
“好,朕就等著你的好消息。”
有造火炮的技術,造火銃一點難度也沒有,只是步槍的難度卻要高許多,要么擊發不了火藥,要么就是炸膛,試驗幾日,已傷了好幾個差役。
以至于看到何輝要試驗步槍,差役們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弄得他尷尬不已。至于多管的加特林,因為步槍造不出,何輝也無暇顧及。
十日之期一到,柴宗訓便再次來到造作局。
何輝有些難堪:“皇上,臣在駕前打了誑語,只造出了火銃,請皇上治罪。”
柴宗訓知道以現在的冶煉技術造步槍的難度,淡淡到:“卿造出火銃亦算大功一件,何罪之有,還不趕緊前往校場與朕試銃?”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