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七 出其不意-《逆宋》
第(2/3)頁
誰能想到,原本是網魚,哪知道不僅網被沖破,這魚還要吃人。
“耶律斜軫,有膽別跑,與爺爺大戰(zhàn)三百回合。”葉老五在后面追得氣喘吁吁。
耶律斜軫簡直要氣暈,一旁的親兵勸到:“勝敗乃兵家常事,大王何必與周師較一時之長短?待他日重振旗鼓,再與楊業(yè)曹彬等輩一較高下也不遲。”
耶律斜軫恨恨到:“他日-本王一定要生擒楊業(yè),以報今日之仇。”
一場伏擊打完,兩萬遼軍只剩千余人回去,打掃戰(zhàn)場之后,楊業(yè)順利的押運糧草與曹彬會合。
鐵騎軍的艦隊日日在環(huán)渤海游行,按照劉光義的想法,此時該從寧遠登陸,與侍衛(wèi)司合力平推寧遠、錦州,一直推到安州去。
但柴宗訓卻一直不同意:“倘是與侍衛(wèi)司合兵一處,朕何須調水師?不如就讓鐵騎軍自陸路出榆關,消耗豈不小得多?”
“可是皇上,”劉光義說到:“眼下遼軍死守錦州和遼口,鐵騎軍根本無法登陸。與其在此空耗糧草,不如與遼軍拼一場。臣敢保有火炮和火銃掩護,不出兩個月,王師必能平推到安州。”
“莽夫,”柴宗訓喝到:“你可知榆關到安州有多遠?這漫長的補給線,全都暴露在遼軍眼皮底下,推到安州又怎么樣?能守住嗎?”
柴宗訓深恨沒有詳盡的地圖,再就是州縣一再易名。他前生曾到過沈州,也就是奉天城,對附近交通地形也了解過一些。
偏偏他所到的每一地,都改了無數(shù)次名字,以至于身在遼東,根本不知道哪里是哪里。如果都像邯鄲學步那樣,三千年不更名就好了。
除了錦州、遼口、遼澤,遼東還有個能登陸威脅到安州的地方,這地方七子之歌唱過,羅剎人也曾惦記過。
倘有個百度地圖,即便改名也無所謂,但飄在茫茫大海上,有時候連方向都不辯,更別提尋找一個可能還沒有形成的港口。
柴宗訓站在夾板上極目遠眺,周圍都是無盡的海水。
上次征伐渤海國,是繞過高句麗登陸,他要找的那個地方,應該沒到高句麗。
思來想去,柴宗訓召來向導:“朕且問你,這遼東與高句麗之間除了錦州、遼口、遼澤之外,還有沒有其他港口或能讓大軍登陸的地方?”
“回皇上,”向導說到:“還有安東港,高句麗與遼東貿易,貨品多自此港上岸。”
“安東港距安州遠么?”
“回皇上,倒不算遠。安東港上岸之后,去五百里,便到了安州。”
五百里對于高鐵來說不過是個提速的距離,可用獨輪車的話,至少七天。
“安東在安州哪個方向?”
“回皇上,安東在安州東南方向。”
只要是東方,補給線便暴露在遼軍眼皮子底下,萬萬不能冒這個險。
“除安東之外,再無其他港口?”
“回皇上,還有前次征渤海國的羅津港口。”
那就扯得太遠了,奇怪,后世那么出名的地方,現(xiàn)在竟然真的還未形成港口?
艦隊此時正往東方航行,隱約中柴宗訓似乎又看到海岸,隨口嘆了一句:“又到遼口了么?”
向導轉身瞟了一眼:“回皇上,是的。”
柴宗訓心中氣不順,徑直轉身爬上瞭望臺,向導和董遵誨趕緊跟著爬上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