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五 端倪-《逆宋》
第(3/3)頁
“須加大力度,”慕容德豐說到:“將經略府上上下下查個遍。”
曾乙笑了笑:“郡公這是認定趙普一定有罪?”
慕容德豐說到:“從此次事件上看,最大的獲益者正是趙普,所以他的嫌疑比李繼隆大。”
“可趙普并未因此升官發財啊。”
“但他打擊了李繼隆,皇上寧愿從遙遠的嶺南調楊延光,也不愿任李繼隆為朝日經略,便可見一斑。”
“此次若非李繼隆戴罪立功,怕是連遼東經略副使也保不住。”
曾乙說到:“郡公的意思是,崔成煥事件,完全是趙普和李繼隆爭權奪利導致?”
慕容德豐搖搖頭:“本公希望不是,趙普為人我雖不太清楚,但其司牧宋州朗州時,頗有建樹。”
“到遼東之后,雖對楊延平治遼方略有更改,卻也算平穩度過。”
“倘此事是他策劃,這便是罔顧朝廷律令,置天下百姓于不顧,實是誅九族的大罪。”
倆人正討論著,去往白城的探子也正好回來。
“郡公,曾大人,小人前往白城已打探清楚,扶桑入侵高句麗之時,李繼隆確在白山城視察軍務。”
曾乙追問到:“軍中可曾見過高句麗人?”
“回大人,李繼隆在軍中與將士同吃同住,每日操練。軍中連尋常百姓都不許進入,高句麗人更不可能出現在此。”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