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一 農奴-《逆宋》
第(1/3)頁
在寺中呆了幾日,也算是熟稔了。
和小沙彌聊天時農舜得知,方圓百里的青稞地和牧場,八成以上都是城中寺廟所有。
剩下的兩成,才是城中百姓所有。
而這兩成也非常岌岌可危,一旦百姓家中有任何變故,只能賣地籌錢。
想要繼續生活下去,就得租種寺廟的土地,交多少地租,也就是佛爺一句話的事。
像這種情形,在吐蕃非常普遍。
而這是一般百姓的生活,在吐蕃更多的是農奴。
大多是沒有地的百姓,因為生活不下去,只能將自己賣給寺廟。
做了農奴之后,任寺廟予取予求。
便連命都已不是自己的,境況可想而知。
農舜好奇的問了一句:“本寺有沒有農奴?”
“有啊,”小沙彌沒有戒心:“哪個寺廟都有農奴。”
農舜接著問到:“怎地我在寺中幾日,從未見過?”
“農奴腌臜,怎能入寺中圣潔之地?”小沙彌說到:“目下冬日無事,都在后山躺尸呢?!?
寺中所謂的喇嘛和尚,除了披著和尚的外衣,與普通人說話辦事沒有任何區別。
就這,卻也嫌棄農奴腌臜,覺得寺廟圣潔。
既知農奴在后山,農舜三人自然要前往探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