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二 高征稅-《逆宋》
第(1/3)頁
楊延定久在江南經略,而江南又最重商業。
雖是資本主義萌芽不久,但他卻已看到若干年后的弊端,想要設法解決。
但這簡直就是在要趙德昭的命:“楊大人,如今社稷承平,家國富強,倘突然變革課以重稅,令社稷動蕩,你可是要負責的。”
楊延定淡淡到:“為了社稷長治久安,小小的動蕩算得了什么?”
“小小的動蕩?”趙德昭冷冷到:“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況社稷本平穩,你又何必折騰。”
“臣記得皇上曾有圣訓,”楊延定說到:“倘能造福子孫后代,咱們這一代人辛苦一些又算得了什么。”
“如果能讓社稷千秋萬代,后世子孫平安幸福,咱們動蕩一下又有什么。”
楊延定不是科舉出身,不論說話辦事還是,沒有那種儒生的酸腐氣。
久居江南,思維和思想也更開闊一些。
柴宗訓很喜歡這樣的思想,但他對增加重稅還有疑慮,因為幾千年來的問題,難道一個加稅就能解決?
“二郎,關于征稅方面,如何征,又如何使用,你有沒有具體的措施?”
“回皇上,”楊延定說到:“此事在臣心中盤桓已有數年。”
“首先,征稅須專門成立一個衙門,由內閣專門引導。”
“其次,須得麻煩慕容郡公制定新的稅法,由此稅法,培養一批新的稅吏。”
“然后再制定征稅檔次,起征點介乎于中低收入之間。”
“收入低者不納稅,中者少納稅,高者多納稅,如此方能平均財富。”
“至于那些收入遠高于普通人者,至少要納盈利四成之稅收。”
“這等高稅收一部分首先用來擴充醫保司,在每縣成立社稷醫院,舉凡大周子民,可憑戶籍冊于醫院免費治病。”
“像江南,嶺南,等等人口集中之州縣,除有縣醫院外,還須有鎮醫院,或鄉村醫院,確保免費治病全覆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