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九 繼續-《逆宋》
第(2/3)頁
農舜說到:“革命自然是有危險的,但我覺得,眼下各州人心浮動,如果畫像真的傳遍,會更有利于我們傳播革命。”
“百姓要革命,沒有綱領,也不知道怎么革命,看到我們,不就等于看到綱領,看到革命方法了嗎?”
“我贊成阿舜的說法,”丹朱說到:“百姓之所以人心浮動,卻還沒有動作,就是缺少一個振臂一呼的人。”
“倘我們前往,將百姓團結在周圍,就那點守備的僧兵,完全不在話下。”
楊延德說到:“我可派一都人馬,隱藏于周圍,隨時協助你們。”
農舜拒絕到:“我們畢竟來自中原,倘有大軍前往,恐引致百姓反感。”
“若寺廟僧眾再加以歪曲,革命便會變為抵御侵略,所以還是暫且不要派大軍,先讓我三人鼓動百姓再說。”
雖然擔憂三人安危,但這是最簡單成本也最低的辦法,楊延德只好派出一都人馬,在祁連山附近游離,隨時應對危機。
事實證明,大家都想多了。
增丹只顧著逃命,哪還會顧及其他州。
所以其他州只知道祁連州農奴造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誰也不知道。
吐蕃的地形利于防守,卻也不利于消息傳遞。
很多事情都靠牧民的口口相傳,所以不納糧的口號,比軍情傳遞要快得多。
白樹州雖然防守嚴密,但山溝溝里進去三個人還是很容易的。
目下已有中原客商進入州境準備采買牧民手中的蟲草和松茸,三人如法炮制,也跟著進了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