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二 邀請-《逆宋》
第(3/3)頁
僧人的話語很平和,即便有人堅決反對,他也不急不躁,仍是用一條條佛理去說服對方。
不用說,這僧人正是柴宗訓,弟子便是楊延德,五百羅漢,就是一都突擊營將士。
為了看上去真一些,柴宗訓真的每天都給這五百將士講經。
一來讓將士們看上去就是和尚,二來畢竟重生回來二三十年,教授的課件記憶已不全。
所以他需要天天講經,讓將士們提問,助他恢復從前的記憶,到時候也好駁倒鳩摩羅。
這群僧人素衣飄飄,和山上的白雪一樣圣潔,眾星拱月的簇擁著柴宗訓,倒還真有些佛爺轉世的味道。
消息很快傳到惹薩,鳩摩羅異常憤怒:“簡直一派胡言。”
“眾生既是平等,為何佛爺是佛,我卻只是喇嘛?”
“況眾生即便平等,也會因先前種種因,事后得到種種果,如何真正平等?”
底下一干喇嘛和臣子小聲議論,鳩摩羅又說到:“以爾等之見,該當如何?”
一個喇嘛率先出班到:“回國師,當立即派人將此人捉拿,以免他妖言惑眾,蠱惑人心。”
“聽說此人在北境已造成不小影響,人人均傳其為佛爺轉世,就此捉拿,恐難服人心。”
“難道就任他在北境胡來?”鳩摩羅質問到。
底下一干人等不做聲,還是迦應出班到:“國師,小僧以為,不僅不能將其捉拿,反倒要以禮待之,將其迎進惹薩。”
先前的喇嘛問到:“迎進惹薩作甚?”
迦應說到:“回上師,可由上師,或國師親自出馬,與此人辯論佛理,讓他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佛理。”
“言之有理,便請國師將此人迎入惹薩吧。”
鳩摩羅有些擔憂,畢竟他的佛理實在不值一駁,便私底下問迦應:“倘此人到了惹薩,本座辯論不贏,該如何?”
迦應淡淡一笑:“師父,只要他到了惹薩,便是籠中之鳥,該當如何,還不是師父說了算?”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