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是以黃忠、趙云、典韋、許褚、太史慈、甘寧等青州軍悍將,都對郭嘉心服口服,極為尊敬。 “子龍將軍辛苦了!” 郭嘉向著趙云還了一禮,然后整了整衣襟,邁步進(jìn)入密室之內(nèi)。 密室之內(nèi)炭火熊熊,火爐之上鐵鍋鼎沸,正在烹煮羊肉。 “奉孝,過來坐!”潘峰也未起身,只是向著郭嘉招了招手,示意他在身旁的椅子之上坐下。 郭嘉也不客氣,來到潘峰身旁坐下,自顧捋起袖子,從鐵鍋之旁拿起一支鐵叉,叉起一塊羊肉送入口中。 “主公這鐵鍋燉羊肉的手藝,當(dāng)真是越來越好了!” 郭嘉一邊吃肉,一邊哈哈笑道。 “本來應(yīng)該是以青銅鼎宴客,不過那玩意兒燉出來的肉,吃了對身體不好。你身子骨弱,所以咱們用鐵鍋煮食。” 潘峰也呵呵一笑,自己也拿起鐵叉叉起一塊羊肉。 不過他現(xiàn)在沒有什么食欲,肉到嘴邊又輕輕放下,口中嘆息一聲。 “呵呵,主公以雷霆之勢掃滅百萬青州黃巾,如今已成大漢擎天之柱,因何還要嘆息?” 郭嘉笑問道。 “奉孝,你對黃巾賊觀感如何?” 潘峰就勢問道。 “都是大漢之民,只因無衣無食,不得以而反罷了……主公此次剿賊,力求少傷人命,剿滅黃巾之后,更以大軍幫助他們開墾土地,修筑溝渠,按照人丁分以土地,使他們能夠從此安居樂業(yè),此乃仁義之舉,必為天下人稱頌!” 郭嘉正了正神色,起身向著潘峰深深一躬。 潘峰也快速站起,將郭嘉扶住。 “奉孝所言,甚和我心!他們都是大漢之民,所圖之事,不過口中之食,身上之衣罷了……” 潘峰感慨道。 將郭嘉按回椅子上坐下,潘峰在火爐之旁來回走動了兩步,然后方才再次緩緩開口道:“奉孝,我心中有些志向,但卻無人傾訴……不知奉孝,可愿傾聽?” 郭嘉是三國世界頂尖的智謀之士,話說到這份兒上,潘峰覺得,對方心里必然能夠猜到一些。 說多了,反而不美。 果然,潘峰此話出口之后,郭嘉立刻眼神微微閃動,目中露出一絲驚詫之色。 聯(lián)系潘峰之前所說,以郭嘉的才智,很容易猜到一點他的想法。 不過郭嘉也就沉默了三秒,便即身軀向后一退,撩起衣襟在潘峰面前跪倒。 “嘉本布衣,潛身于潁川。主公不以嘉出身卑微而輕視,親往尋覓,解衣推食,待為上賓。嘉生性放浪不羈,以致身體孱弱,主公卻絲毫不以為意,不單讓華佗先生出手診治,更常常親自施針,為郭嘉拔毒祛病,待為兄弟…… 主公之恩,嘉心中一直感激。若主公愿以‘生平之志’示嘉,嘉必肝腦涂地以報,助主公完成心中志向!” 說到最后,郭嘉眼圈微紅,向著潘峰叩首一拜。 “奉孝……” 潘峰也是心中微微激蕩,上前一步,雙手將郭嘉攙扶而起。 “有奉孝助我,大業(yè)可成矣!” 潘峰由衷道。 話說到這份兒上,那就可以直說了, “奉孝,漢室氣數(shù)已盡,我欲取而代之!但這天下之事,為文人士子之口把持,我如何才能成事?” 潘峰拉著郭嘉重新在火爐之旁坐下,然后開口問道。 “此事不難!”郭嘉抖了抖袖子,迅速進(jìn)入狀態(tài)。 “滅漢者可以是任何人,但絕對不能是主公!這件事情,可以著落在董卓身上!” 郭嘉直接道。 “……” 潘峰心中一陣感慨,郭嘉所說竟是和孟晨的一模一樣。 而且孟晨所料一點沒錯,自己和郭嘉交心,郭嘉果然以真心回饋。 “奉孝,具體應(yīng)該怎么做?” 潘峰接著問道。 “董卓聲勢日盛,欺壓漢帝的舉動越來越多。即使我們放任不管,想必三兩年之后,他必定也會滅漢稱帝……既然主公不愿等待,那我們,就給他燒一把火,加一點柴,讓他盡快開始行動。” 郭嘉笑道。 潘峰微微點頭,目視郭嘉,認(rèn)真傾聽。 “但凡改朝換代,必有一些離奇天象,傳言讖語應(yīng)之……這些東西常常可以人為制造,所以主公應(yīng)該派人,悄悄多做一些這類的事情,如果聽的多了,董卓必然會更加的心思活絡(luò),加快代漢稱帝的步伐。” 郭嘉接著道。 “這個……確實可以。但董卓手下智謀之士不少,恐怕會識破此計,勸諫董卓更加警惕啊……” 潘峰想了想道。 “主公所慮很對!但主公可記得,前漢有一句讖語,‘代漢者,當(dāng)涂高也!’一直流傳下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