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一晃十年-《漢末高順》
第(2/3)頁
高順真真實實的成為魏國的保護神了。
國泰民安,朝廷官員也非常高興,有人向皇帝建議,既然高順如此喜歡山,不若把五臺山、恒山、華山、泰山、武當山等皆送與高順,反正這些山暫時也不能為朝廷帶來利益,若是高順大肆建設,不僅能讓當地百姓受益,對朝廷也有非常大的好處。
眾多大臣立即支持,比如把恒山送與高順,則幽州、并州和安州皆從中受益;若是把華山送與高順,則洛陽和長安便高枕無憂了。
皇帝猶豫不決,若是惹得祖父不滿,將如何是好?畢竟算計祖父,非后輩所能為,傳揚出去,他這皇帝位如何還能坐得?
更有大臣建議,連同每座山下的一個縣,一起送給高順,則效果最好,也算是對皇祖父的孝敬。
皇帝高弘燾不能做主,便派太子前往安慶城咨詢高順的意見。
高順沒有意見,反正都是造福一方,便應下了皇帝咨詢之事。
道教也非常高興,如此便擴大道教的傳播范圍和知名度;如此,則華山、泰山等成為道教的獨家地盤了,可狠狠的打壓佛教等宗教。
只是眾人誰都不愿意去建設新接收的幾座山和幾個縣城。
高順便先派出幾名高級武官和高級文官去管理華山、泰山和恒山,以及附屬的三縣。
可是沒有眾人的協助,建設難度太大,只好強制要求,每人去一山待一年,一年一輪換,三年內估計就能建設好了;等建設好后,他則可以想辦法再升一級。
眾人一聽大喜,皆愿意配合道教建設三地。
大量的金幣和銅錢撒下去,建設進度很快,也確實如同那些朝廷官員所想,對當地極為有利。
不僅讓當地百姓富裕了,周邊地區也受益無窮,首先,高順等人最喜歡做的便是整修道路,其次是發展商貿,平抑周邊郡縣的物價。
高順為了保證三年后再次升級,則派出了高偉和秦關前去戰領巴布亞島,并查看南魏州以及沿途的幾個城邦的實際發展情況。
隨后,高順便繼續他的數學等推廣大業。
在天柱山下,建立了數學大院,聚集了一批愛好數學,并立志于數學研究的人,高順經常與他們溝通、交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