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滾滾大江-《鬼推門》
第(1/3)頁
淝水之戰,如百余年前的赤壁之戰一樣,一戰改變了天下之格局。
原本如日中天的秦帝國瞬間隕落。
自詡秦皇漢武的帝王苻堅,投鞭斷流的百萬雄師灰飛煙滅,自己也于戰后死于亂軍之手。
原本由秦來結束分裂亂世的歷史洪流驟然改道,讓天下的亂世繼續維持了數百年。
再說晉。
自西晉八王之亂以來,百余年間漢人在胡人的鐵騎下鮮有還手之力。
僅有的幾次反抗——
如劉琨死守晉陽,十年的孤忠盡節……
如祖逖渡江北上,中流擊楫的無果北伐……
如冉閔沖天一怒,用鮮血與烈火書下的《殺胡令》……
可最終,都沒有贏得最后的勝利,倒在了胡人漫山遍野的鐵蹄之下。
淝水之戰,這次久違的勝利,讓江南蟄伏多年的漢人們無不是聲淚俱下,紛紛奔走相告。
為的不是別的,僅僅是——
我們贏了!
公元385年,功高遭忌的謝安病逝,讓原本有希望光復河山晉軍的前途變得撲朔迷離。
北府軍中,逐漸步入人生黃昏的勿棄,為了心中那個不滅的盛世夢想,開始尋找能繼承自己衣缽的麒麟兒。
在多年的找尋下,一個名叫劉裕的青年進入了勿棄的視野。
經勿棄觀察多時,這個名叫劉裕的青年有勇有謀,性格沉穩堅毅,更加難得的是,有一番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
“大丈夫生當于世,當以三尺長劍立不世之功。”這是當勿棄收劉裕為徒時,劉裕對勿棄所說的話。
當日勿棄錯意的認為,劉裕所說的不世之功便是驅逐胡虜,光復大漢的河山,從而建立屬于漢人的盛世。
可是一種名為野心的東西,讓師徒二人的理解出現了偏差。
劉裕當然也想驅逐胡虜,建立屬于漢人的盛世。不過不是為懦弱無能的晉王朝建立,而是為他劉裕自己建立。
不世之功在劉裕的心目中,只可能是秦始皇掃**而定天下;漢武帝馬踏匈奴四海升平。
所以當劉裕在勿棄處學得武藝與兵法后,隱藏在內心深處的野心之火終呈燎原之勢,在劉裕被野心之火燒紅的瞳孔中,再也無法找到他和勿棄的師徒之情。
勿棄心灰意冷,遂離開了晉軍北府,晚年游蕩于名山大川之間,體驗世間疾苦,用佛法超度世人。
此后年間,勿棄俱畢生所學,再結合冉閔當年行軍作戰攻必克戰必勝的雄風,成書兵家大典《怒武天威》。
在一次北去青州的途中,勿棄遇見了一個為父母守喪服孝的青年人遂與之對弈一局。
此青年名為檀道濟,交談之中讓勿棄想起了一些昔年往事,遂把著成的《怒武天威》送予了此人,也為此書能傳承下去。
檀道濟得到《怒武天威》后如獲至寶,每日反復專研,對書中行軍作戰之法圈圈點點,最后成為了一位馳騁天下的名將。
檀道濟一生屢立戰功,在《怒武天威》的啟發下結合平生戰場經驗,又著得一書,便是后世名震天下流傳古今的《三十六計》。
檀道濟含冤被殺后,勿棄所著的《怒武天威》連同檀道濟被抄家的眾多家產一樣,塵封在南朝國庫,直到下一個讓它明珠重現的主人出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