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零【赴約流波 推算六爻】-《封神之截教大仙》
第(1/3)頁
玩耍過后,季禺收斂了形色,扶正衣冠,捧起拂塵回了洞府,略微放松可以,但不能長久如此,荒廢了功行,畢竟祖師有言:修行中人動靜俱演道,口開神炁散,舌動是非生。
囑咐狻猊自家玩耍,卻不準亂跑,季禺便閉了靜室大門,跌坐云床再次坐關煉功,所謂九轉七還,又稱九轉七返,已是丹道高深功夫之一。
季禺未曾悟前,只以為是不斷燒煉金丹,攢促五行顛倒,煉續(xù)九次便是九轉,而后金丹重為玉液金湯,在練成金丹,如此七次便是七還。
如此行功少說也得千載功夫,方能功滿,所以說是耗時耗力的水磨功夫,如今開悟,方知此法錯誤至極,若真如此去煉,不過是空廢功夫千載,依然無所寸進。
幸好季禺外觀丹鼎攢促,而識破內外同濟之理,才明白這九轉七返,乃取大衍神數(shù)之里,天地有五行,人體有五臟,如此相配,水為腎,火為心,木為肝,金為肺,土為脾。
與五行生成之數(shù)相配,即腎得一與六,心得二與七,肝得三與八,肺得四與九,脾得五與十。此中七與九是兩個成數(shù),也是兩個陽數(shù),代表人身之陽炁。修煉之士,采煉的就是這個陽炁,以此點化全身陰氣,成就純陽之體。
天仙法奧妙難言,前期與神仙一般,取天地生成之數(shù),晝夜苦功,又取五行生成之數(shù),精煉細磨。
原來這大羅仙未成三花五炁之前,與神仙并無二樣,甚至功果還比不過同期神仙法,只是道行略高些,天仙此時依舊還是陰神,不敢白日出殼顯圣,畏懼水火風雷。
而九轉七返之后,天仙徹底點化全身陰質,化為純陽之仙體,陰神也化成陽神,且直接相當于神仙五次至六次洗煉形質的陽神,此時天仙法不拘道行,功行都能瞬間遠超同期神仙法。
心七為心為火,心火下降,七返于中元而入下丹田,結成大丹,稱七返還丹。肺九為金,金生水,水為元精,精由炁化,故九為元陽之炁,運此陽炁遍布全身,使陰息陽長,稱九轉還丹,二者相合,總謂七返九還。
不覺歲月如梭,冬去春來,春歸夏至,靜室中,季禺跌坐蒲團,運功不停,頂上現(xiàn)出慶云畝許,道道彩霞,縷縷瓔珞,條條瑞氣飛舞,五道五色仙氣聚攏頂門,漸成混元一炁之像。
這一日,正自盤坐的季禺忽睜雙目,兩道神光迸射,收斂慶云法相,站起身來掐指一算后笑道“這一閉關,差點錯過了中秋之約…”
此番閉關數(shù)月,季禺徹底煉就九轉七返之功,胸中五炁朝元,陰滓盡去,煉就純陽法體。
掐算時日,距離去歲中秋流波山之約日近,季禺便打點好行裝,帶好隨身法寶,跨狻猊乘霞光一路向東北而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