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準了-《崇禎聊天群》
第(3/3)頁
他對眼下的局勢有自己的主意,對于他來說,如今最關鍵的是,有個聽話,能幫他做好想要做事的臣子,而不是這種敢來要挾的臣子!
王德化見崇禎皇帝其意已決,便不敢再勸。又簡明扼要地說了這個下午收到的奏章,無非是京師的異動,已經有御史開始攻擊反對了。
比如說,城外勤王軍的拔營,比如說東廠和錦衣衛的動作。虧了眼下是戒嚴狀態,且不管是勤王軍的拔營,還是廠衛的動作,都需要時間準備,在這個時間點,才開始沒多久,消息還沒有傳遍京師,所以奏章還不多。但是可以預見,明天的時候,加上三名內閣輔臣集體辭職的事,這奏章絕對不會少。
對于都察院這些御史,胡廣就沒一個好印象。開國的老朱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竟然給了聞風奏事的權力,就算查無實據也不追究。
不是每個人都有開國老朱般的能力,能分清優劣好壞。觀明一朝,御史其實都已經成為黨爭的工具了。
每次的黨爭,都是御史炮轟對手開始。要是那個閣臣大佬沒有幾個御史小弟,那位置絕對坐不牢。三人成虎的真實寫照,用在這里是最合適不過的。
胡廣現在懶得理他們,也沒空和他們扯皮,讓王德化挑出了五六本御史攻擊的奏章,直接丟一邊留中。
他心情變得有點不好,最后再問道:“還有什么事?”
“陛下,禮部尚書溫體仁在宮外候旨,說有急事請求面圣!”王德化想了想便奏道。
這種事情,跳開了內閣和司禮監,不合禮制,自然不為人喜。如果不是沖著皇帝剛恩威并施過,王德化都不會說這事。
但胡廣不一樣,對于溫體仁這個人,他的印象不錯。雖然他也知道《明史》里把溫體仁列入了奸臣,可那滿清修了多少年,改了多少次的《明史》,有幾分能信!
他還是相信自己的判斷,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只有溫體仁主動捐出了自己的俸祿,就憑這點,就好過其他臣子。
因此,胡廣一聽之下,便馬上說道:“傳!”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