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 頭疼-《崇禎聊天群》
第(2/3)頁
楊鶴主要講了五件事,一是從目前推測,陜西北部的大旱十之八九要擴大至陜西全境了,災情形勢很不容樂觀。
二是陜西民變隨著旱情擴散,已有多處大的民變,且勢頭很猛,如府谷王嘉胤攻占府谷縣城等等,原本將平定的這些民變,因為邊軍精銳被抽調勤王,導致死灰復燃。
三是楊鶴明言,這些民變都是迫不得已,絕大部分人都是災民,無一活命,唯有從賊之。
四是楊鶴主張招撫為主,懇請朝廷撥錢糧安撫之,以顯上天好生之德,以彰皇帝之寬厚德仁。
五是延綏巡撫病沒,楊鶴舉薦兵備道參政洪承疇出任,言詞中對洪承疇大為稱贊,并舉例洪承疇雖是文官,卻能帶兵三百余人便擊退來犯之流賊等等。
胡廣看完之后,眉頭一皺,想了一會,便立刻在文華殿召集群臣議事。
他先把楊鶴的奏章給底下內閣輔臣和六部尚書看了,而后才問道:“眾卿有何看法?”
“臣以為,楊總督言之有理,賊人多半為災民,宜招撫之!”禮部左侍郎,暫處尚書職權的孫元化第一個躬身奏道。
他之所以這么積極,是對皇帝感恩戴德。畢竟被老師徐光啟舉薦,皇帝一番面談,在毫無功績之下就越級提拔了。
其他人聽了,也跟著附和,哪怕是摟著錢袋子的戶部尚書畢自嚴,也是一樣。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和武將必須有軍功一樣,文臣必須得有名望。只有這樣,才可能在官場站而不倒。御前的話要是能傳出去,只是費點口水而已,卻能收獲秦地百姓之感恩戴德,如此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胡廣見底下臣子清一色的都是一個態度,不由得有點納悶,后世不是說明末有哪個大臣作詩一首,譴責那些百姓為什么不待在家里餓死,而要出來給朝廷添亂?
再仔細一想,估摸著那是個謠言吧,或者是后世滿清黑明的典故之一。要不是哪個大臣會如此腦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