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 開舊有學識體系的口-《崇禎聊天群》
第(2/3)頁
“但招募人手過多,想要合格的怕是比較少。就算能招到,可這些人原本的東家那不就缺人了,怎么辦?”崇禎皇帝說到這里,終于說出了他的目的道,“最佳的方法就是短期訓練出一些合格的人才出來。”
說到這里,他從御案上拿起一個本子,轉手遞給身邊的內侍,轉遞給孫元化,同時說道:“這里是一套拼音注解法的規則,卿可以先看看,如果能再簡化一些,或者說能再優化點就再優化點,而后把所有漢字按此進行標注,再發行天下。嗯,可以在戶部名下成立一個印制詞典的公司,專門賣這個。其他如要仿盜印刷的,一律緝拿官辦!”
在原本的歷史上,明末也已出現了拼音注解識字,也就是《切韻聲原》,不過要到崇禎末期。此時《切韻聲原》的作者,以后號稱復社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才十八歲,還是個毛頭小伙子,正在干些憤青的事情。
崇禎皇帝怕孫元化還不明白,就再解釋道:“伙計、掌柜之類肯定是識字的優先,有了這套拼音注解法之后,只要學會了規則,外加一本詞典在手,有志氣的人,應該能自學。朕相信,有些人為了改變自己的生活,會去學的。”
此時,孫元化已看了下手中的東西,可是,他看得不是很明白,幸好再看下去,又有漢字反過來注解拼音,能知道怎么念。不過就算這樣,他還是一頭霧水。
崇禎皇帝看得清楚,心中又是一笑道:“朕已在內書堂講解過,回頭撥一名內侍給你講解講解。至少在內書堂中,這套拼音注解是有用的,卿當用心之。”
“微臣遵旨!”孫元化一聽,心中松了口氣。他記得剛才皇上還允許他為此成立一個禮部下屬的公司,頓時感覺動力很足了。這種事情,只要回去一說,必定有人搶著干了。
崇禎皇帝又從御案上拿起一本本子,又讓內侍給孫元化看,同時說道:“這個是朕看了徐卿和你呈上來的那些西學后,另外整理出來的一份算術和金融常識。卿且拿去,一樣可散布出去,在招募的伙計和掌柜中,誰先明白這些,誰就優先錄取。”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想了下又道:“可讓人向京師的伙計和掌柜授課,講解這些知識,而后組織考試。不過要記住一點,此種授業解惑,為得是短時間內能多一些能用的人手。可分層次進行,比如不識字,但能明白這些常識;又識字,也能明白這些常識最佳。可收取一定的費用,能讓這活動辦起來即可。”
這個,就是類似后世的培訓班了。純屬自愿,希望能在經濟動力的刺激下,用這些基本的知識先行開一個舊有讀書體系的口子,慢慢地開始傳播起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