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357 明末禁海的真正原因-《崇禎聊天群》


    第(2/3)頁

    崇禎皇帝在溫體仁走了后,回想這個事情的經過,發現自己以前的印象似乎有點不對,至少對于明末海禁方面的事情印象不對。

    在他后世靈魂的印象中,大明禁海,有這么一種說法,說是東南海貿商人為了走私暴利而唆使朝廷禁海。然而,就明末這段時期來說,海上縱橫的乃是鄭芝龍集團。一如李魁奇所說,在原本的歷史上,最為得利的也是鄭芝龍集團,而不是東南走私商。

    對于這個時期,海上全是海盜,還有西夷。走私商人出海是要冒大風險的,除非他是海盜和西夷的后臺。但從歷史上看,鄭芝龍的背后并沒有明顯的后臺,他本人就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已。

    一如何喬遠所說,禁海之策,其實是有損東南海商的利益。貨物不能出海,不但東南沿海各省份之間的貨物流通沒有了海路而交通乏力,高了成本,少了利潤。更關鍵的是,出海因為沒有朝廷水師的護航,海盜多如牛毛,交保護費算是好的,更有可能連人帶船都被劫走,這種就虧大了。

    這也就是說,至少明末禁海這個鍋,讓東南商人,或者說走私商人來背是有點冤枉的。之所以一直禁海,還是古之官員所奉行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懶政之策引起的。提倡開海禁,可畢竟做海貿生意的,只有十之一二才會成功,其他甚至連命都沒了。這種事情要是被政治對手攻擊,很容易威脅到官途的。

    也正是如此,何喬遠在奏章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開海雖然有各種不好,為此甚至還舉了讀書的例子,但其收益對朝廷絕對是有利的。

    這其中,其實還點中了一個官僚階層的要害。確實,開海對朝廷有利,但對個人并沒有好處。因此,大明的大部分官員才不會做沒好處的事情,做多錯多,烏紗帽有沒有危險才是他們最看重的。至于對朝廷有利,那又關他們何事?

    這樣的事情,古今中外,其實比比皆是,不過明末特別多。大明的滅亡,這個原因占了很大的比例,實在是令人痛惜!

    崇禎皇帝想了一陣子,不由得暗自嘆息,同時也有點警醒。對于開海所帶來的好處,必須利益均沾。其海稅收入,不能如何喬遠所說,就用于閩地軍費。

    對了,還有一點,何喬遠用以前的例子說,萬歷年間開海后一年的海稅收入,有兩萬多兩。之前時候,或者因為白得這么一筆收入而高興。但如今可不行,與李魁奇所說相差甚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