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 線膛槍(第三更)-《崇禎聊天群》
第(1/3)頁
等畢懋康全部介紹完畢之后,崇禎皇帝踱步到鉆架上,而后指著那鉆架道:“畢卿,朕覺得,你不妨考慮把這個鉆架進行改進,動力的驅動……就是由兩人拉動改為水力拉動試試。”
他所提的,其實是水力機床。這個簡單一些,等蒸汽機造出來后,再用蒸汽動力來替代水力,那就更方便了。
畢懋康自然是見過農田所用水力,崇禎皇帝這么一指點,他自然就容易聯想起來。他是技術型官員,對于這水力的運用,自然也是一想就明白的。不過他略微有點猶豫道:“陛下所言極是,但軍器局這里并沒有河流可用……”
崇禎皇帝一聽無語,看來做技術的,腦子也是一根筋,便打斷他說道:“又不是讓卿大規模地應用水力,只是讓卿試驗看看這個做法是否能成功,能有效減少人力的浪費,能加快自生火銃的打造。卿完全可以讓工匠人造一道水力驅動出來試試的。”
畢懋康一聽,稍微楞了下,而后一拍自己的額頭,露出很不好意思地笑意,而后雙手作揖,真誠地回道:“陛下說得是,微臣實在是糊涂了!”
崇禎皇帝也不以為意,笑了笑后,讓人拿過了一把燧發槍,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甚至還看了看銃管。又板起鳥嘴按下扳機,試了試開槍的感覺。
畢懋康一見,便又在邊上介紹這個自生火銃的性能,介紹著各種參數。崇禎皇帝聽完之后,微笑著對畢懋康說道:“以后就叫燧發槍吧,做得不錯。不過如果射程再遠一些就更好了!”
畢懋康一聽,連忙回答道:“陛下,這自生……燧發槍如果要再加大射程的話,這銃管還要再加長,加厚,發射用的火藥添多。如此一來,打造就更為困難。而且就算打造出來,可能燧發槍的重量,還有發射時產生的力道,都不是單個兵卒所能把控了。”
明末這時候火銃的長度,重量等等,其實已經經過歷代的改進,早已有一套成熟的規定。畢懋康以為崇禎皇帝不知道這些,就細加解釋了一番。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只見崇禎皇帝搖搖頭,笑著說道:“朕不是這個意思,朕的意思是你看看,安排人在這個銃管內壁拉出膛線來,旋轉型的那種。這樣軟一些的鉛彈塞實后發射出來時,是旋轉地飛行,比起滑膛會有更強的動能,也更具有穩定性。如此一來,不但打得更準,還能打得更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