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1 勞動力問題(第三更)-《崇禎聊天群》
第(2/3)頁
崇禎皇帝看著他似乎白胖了不少,心中有點不喜,便冷冷地問道:“劉卿,朕把大明路橋公司給你掌管,讓你為大明多修些路的。可朕在江南這些天,可沒看到有什么跡象動工。該不會是應酬之下,忘記了正事吧?”
劉懋一聽大驚,連忙躬身回答道:“微臣得陛下重用,自是盡心盡力辦差,絕無半點有忘圣恩。”
表白了一番心跡后,他又連忙解釋道:“微臣到了江南,便按例召集富戶,宣講路橋之政。可江南之地于北方不同,以至于微臣修路之進程,遲遲未有進展。”
“哦,這是何解?”崇禎皇帝聽了有點意外,便略微好奇地問道。
按照他的親身經歷,江南這邊,一有下雨,路上多泥濘,來往人車皆有不便。水泥路的好處,在這江南應該是最能體現了!怎么反而北方那邊施工沒耽擱進程,到了南方這邊,卻耽擱了進程?
一開始的時候,原本是打算劉懋直接南下,修建大明第一條水泥路。但北方戰事變化之快有點出乎意料,因此水泥廠的人力物力,全都用在了北方,最終第一條水泥路,就修在了京師和通州之間。
劉懋聽到崇禎皇帝問話,便連忙回答道:“回陛下的話,江南的富商對于水泥修路確實很有興趣,但他們一則有點擔心路修好了朝廷政策要變,把屬于他們的份子拿了回去;二則江南這邊修路,比起北方要貴很多,富商出得錢多,需要湊集的資金也就有點多了。三則地方官府也多有不配合,種種情況……”
崇禎皇帝聽他這么一解釋,反而更糊涂了。第一條理由他能理解,這不是問題;第二條,第三條是什么鬼?南方修路比北方怎么會貴很多?地方官府怎么會不擁護這種有利地方的舉措?
或者劉懋早就想到了這點,他在說完之后,從袖子中抽出一份奏章,轉交給方正化呈給了皇上道:“陛下,個中緣由,微臣皆有記錄,事實俱在,請陛下御覽!”
崇禎皇帝一聽,好奇心更甚,便快速展開奏章看了起來。看完之后,他才恍然大悟,明白劉懋是真沒騙他。
原來,江南這邊商貿繁華,如果要修路的話,特別是修那些繁忙的路,要改為水泥路,那影響就大了。耽擱地貿易額,就絕對不是小數目。這是其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