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年底算賬了-《崇禎聊天群》
第(2/3)頁
溫體仁其實是有想到一個辦法,只要崇禎皇帝同意,就用拖字訣,一直拖著,倒也可以!
但是,他沒有說出口的機會,崇禎皇帝已經再次斬釘截鐵,再次表態道:“朕意已決,眾卿無需多言。卿等之事,便是做好份內之事,為御駕親征做好萬全準備!”
說到這里,他有和緩了點語氣說道:“朕之虎賁,卿等都見了。之前諸多大捷,都是朕在掌控!朕亦不自夸,收復遼東而已,等閑事也!”
這話一說出口,溫體仁便立刻想起了聊天群。他自然是明白,皇帝所說都是真的!此時見崇禎皇帝其意已決,便轉移了話題奏道:“如若陛下一定要御駕親征,還請陛下安排監國之事!”
雖然崇禎皇帝的大兒子乃是嫡出,但如今只有五歲,因此,并沒有立太子。皇帝不在京師,特別是領兵出征,這種情況下,一般而言是要設監國的,這是穩重之舉。
崇禎皇帝一聽,不由得有點頭疼。他沒想到御駕親征而已,竟然還牽扯到這么多的事情。難道要自己現在立太子?呵呵,那這個太子豈不是很悲催!如今的自己,還只是二十一歲而已,回頭再加上成就值所獎勵的額外五十年壽命,估計太子的太子都沒了,自己還當著這個皇帝吧!現在要立太子的話,實在太早了一點!
這么想著,崇禎皇帝便斷然說道:“朕要不在京師,國事由首輔、司禮監掌印和皇后共同決斷,遇有重大之事,則由朕親自處理,不會有任何耽擱,無需另設監國。”
聽到這話,溫體仁不由得恍然。確實,當今大明皇帝和以前歷朝歷代的皇帝根本不一樣,他有聊天群系統,很多事情不能再以老舊的經驗來衡量了。
對于能站在文華殿內的朝廷重臣來說,皇上有千里眼和順風耳的能力,或者說擁有這樣能力的廠衛,是有所耳聞,甚至是親眼目睹的。雖然不如溫體仁這種在聊天群系統里的人更清楚,可多少都是知道一些的。
可此時皇帝這番話中所透露出來的信息,卻也非同小可。他們一下得到信息,似乎皇帝對嫡子并不是非常喜歡,否則的話,這個時候要立太子也是可以的!
在原本的歷史上,崇禎皇帝的嫡子朱慈烺,在崇禎三年時便被封為太子。只是在這個位面上,很悲劇地是,崇禎皇帝已經不是原來的崇禎皇帝,他忙于中興大明,壓根就沒有想過把剛出生的兒子封為太子這樣的事情。
文華殿內的這次奏對,隨著首輔溫體仁改變立場,最終波瀾不驚地結束了。言歸正傳,由內閣牽頭,司禮監旁聽,開始了年終總結。
在崇禎五年這一年中,最為重要的事情,是開海國策得以實施,在孫傳庭的鐵面冷血之下,海稅所得遠超隆慶開海等時期,這一年的海稅收入,達到了駭人聽聞的四百萬兩白銀之多。并且預計,在明年的時候,這開海的稅入將更多。
說起這件大事的時候,溫體仁的老臉上,滿是笑容。當年他在朝議上一鳴驚人,被皇上特旨特為首輔,委以重任,都賴于他當時的語出驚人,幾項提議正中圣意。
而其中之一項提議,便是學前宋開海。在開海之事上,雖然是何喬遠提出,但他卻是首倡之功,并為此保駕護航,可以說,功勞是不小的。如今稅賦的收入,已經證明了這項國策的正確性。大明朝廷有一項天大的財賦來源,卻又不增加百姓負擔,這份功績,必然為后世人所稱頌!
其實,要說開海這事上,貢獻最大的,其實是崇禎皇帝本人。是他堅決貫徹開海國策,甚至親下江南,調查海貿一事;群臣攻擊孫傳庭時,他一力護之,使得孫傳庭能放開手腳去做;海盜的猖獗,又是他通過聊天群,甚至調動登萊水師南下,最終把海盜打得流竄南洋,還有紅夷,也一樣驅逐了出去!
甚至再往遠一點說,當崇禎皇帝穿越而來時,他就已經定下了必須開海禁的決心。為此,收李芝奇、鄭芝龍等等,知人善用,把遠在山西的孫傳庭調去福建……
可以說,開海稅賦能有如此之多,全是崇禎皇帝的心血。但是,崇禎皇帝是老板,這個功勞,他沒必要去和臣子爭的。最大的好處,就是他的,沒人能和他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