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 請君入甕-《崇禎聊天群》
第(2/3)頁
另外一側站著的輪值太監,也就是御馬監掌印太監高時月聽到了,不由得看了方正化一眼,而后又看向那人的背上,再轉頭看向皇帝,心中詫異之余,暗道這人真是作死,竟然敢欺君!
然而,讓他意外的是,崇禎皇帝只是看了一眼那四個字,而后就像方正化沒說過一般,就見他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大聲說道:“武將不怕死,則我大明無敵。朕很欣慰,你們有如此忠君報國之心!朕決定,卿等要求,朕準了!”
一聽這話,那出列秀字的幾個人,紛紛大喜,連忙謝恩,并再次慷慨激昂一番。
武將勛貴隊列中,那些先前去請戰卻未獲崇禎皇帝恩準的人,則一個個都看著那幾個人,臉上都露出羨慕之意。
然而,讓他們意外的是,崇禎皇帝在這幾個人慷慨激昂完了之后,又微笑著說道:“這幾天來,朕其實已經見到好些個都想著為國效力,忠君報國的。之前的時候,朕沒有同意。可如今想來,既然卿等都愿意隨朕征戰沙場,馬革裹尸,那朕也不能太過絕情,只是有一點……”
底下那些武將勛貴一聽皇帝的意思,好像是有所松動了,不由得一下提起了心,一個個都看著皇帝,等著他說出條件。就怕皇帝開出什么條件,太過苛刻,要是虧大那就不好了!
“……沙場征戰,刀槍無眼,真要馬革裹尸而還,這代價,是否真有考慮過?”崇禎皇帝說到這里,忽然語氣又嚴厲了一點道,“還有,朕對此次御駕親征遼東,勢在必得,因此準備也充分,如若有人作戰不力,朕亦要嚴懲,卿等愿隨朕前往遼東的,可想清楚了?”
聽到這話,還真別說,有幾個武將勛貴立刻就猶豫了。雖然蹭功勞是好事,可要是不小心沒小命,那就太不值得了。這樣想的人中,還有剛才亮“精忠報國”的那個。
就見這人似乎有點猶豫,可都站出來還秀了一番的人,就算后悔,但也是沒有退路的。因此,他猶豫片刻,忽然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馬革裹尸,為國盡忠乃是理所當然之事,末將亦不懼矣。然則,末將只有十分本事,如果要末將用上二十分的本事,就有點……有點力不從心了。此事,末將不敢欺君!”
雖然說得有點隱晦,不過崇禎皇帝還是聽出來了。這人的意思是他就一點本事而已,如果要讓他去做超出能力范圍之外的事情,比如單槍匹馬,百萬軍中去取奴酋的首級之類,他實在是做不到的。
其他人也聽出這個意思了,他們也有這個擔心,紛紛看著皇帝,不知道皇帝會怎么答復這個事情?要是實在太過危險,那不如找理由不去算了!
崇禎皇帝掃視著這些人,臉上帶著微笑,大聲說道:“編練新軍,朕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此次和滿清之決戰,朕自然是要用其為主力,如此,才不負朕之所望。不過也是如此,物資軍備方面,朕都是要優先供應新軍,諸卿可能理解?”
這話的意思很明白,就是這次御駕親征,新軍是主力,這是皇帝自己訓練出來的軍隊,目的其實就是用來對付滿清的。硬仗,大戰,都將由新軍頂上。
那些武將勛貴聽到這話后,頓時一個個都大喜。不要自己去打硬仗就好了,至于物資分配,在皇上面前,他們還不敢伸手。否則這位皇帝可不是泥菩薩,之前晉商、東南商人,還有江南那邊連帶的地方官員,都被抄了無數家就是榜樣。
他們這么想著,欣喜地還沒來得及恭維,就聽崇禎皇帝又在那說道:“朕考慮卿等有不少久不帶兵,或未曾上過戰場。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因此,朕準卿等自帶家丁出征。”
自從皇帝開始編練新軍開始,家丁制就從京營這邊退出了歷史舞臺,而隨著邊軍的軍餉補發,各地邊軍也不允許存在家丁制,不過這個有期限,允許邊軍有個過度期。
明末的家丁,可以算是軍中精銳了。崇禎皇帝允許這些武將勛貴把自己府里養著的家丁帶去戰場,是讓他們能多一份安全保證,能多一份立功勞的依仗。
這些武將勛貴一聽皇上主動提出,這么為他們著想,頓時,一個個都非常激動,原本猶豫著要不要蹭功勞的那些人,也紛紛跟著出列,都向崇禎皇帝慷慨激昂地陳述起來。
“陛下,末將恨不得吃滿清的肉,喝滿清的血,此次出戰,必定奮勇殺敵!”
“末將早就想去收復遼東,只是苦于年齡有點大了,如今身體調養得當,老當益壯,定能陣斬滿清大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