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6 天大的好消息-《崇禎聊天群》
第(1/3)頁
“報……“一人單膝跪地,向堂上坐著的那人稟告道,”這兩天奴才所部探馬損失俱增,奴才以為,明狗加大斥候力度了!“
堂上這人,須發幾乎全白,咋一看,怎么都有五六十歲的人了。他雖然坐在威嚴大堂上,周圍親衛持刀林立,聽著軍情稟告,可總感覺他似乎提不起什么勁來。
他就是鎮守遼陽的奴酋,滿清四大貝勒之一的愛新覺羅阿敏。雖然他實際年齡才五十不到,可鎮守遼陽后的這些日子,顯然不怎么好過,以至于原本還有野心覬覦帝位的他,都老相了很多。
此時的他,聽到軍情稟告后,已經有點麻木了,揮手不耐煩地說道:“這都多少次了,明狗又在吸引我大清注意,想要在什么地方搞出什么幺蛾子了吧!”
一直以來,鞍山驛堡和遼陽之間的斥候戰從未停過,有的時候,明軍突然有加強斥候,不知多少次,讓遼陽這邊以為明軍要準備攻擊遼陽,不得不同樣調兵遣將,加強戒備。可精神高度緊張了一番之后,明軍又偃旗息鼓,什么事都沒有干,讓遼陽這邊很是驚慌了一陣。
雖然后來的幾次,也確實有過動作,可明軍在遼陽這邊加強的斥候戰,卻只是為了吸引大清的注意力,而后在其他地方行動。就比如最近的一次,就是在鎮江堡劫糧。
這么搞來搞去,時間長了,阿敏真是麻木了。雖然他多年征戰沙場的經驗告訴他,這樣不好,可沒辦法啊,大清的實力就這么一點,又打不下鞍山驛堡,只能這么耗著。
這耗著耗著,也不知道在那一次明軍突然加強斥候戰后,就真得對遼陽動手了。以前的時候,他還非常在意這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可緊繃著的神經,繃久了之后,一直沒見明軍對遼陽有真正的攻擊。次數多了,糧食物資,還有兵力的持續消耗,實在是讓他振作不起來了。
一如這次,阿敏都沒什么緊張了,揮手說道:“讓各部加強戒備即可,另外,照舊例,往沈陽發一封軍情奏報。就這樣!”
說完之后,他站起來升了個懶腰,精神頭實在有點不濟了,還是去休息吧!
遼陽到沈陽的距離,不用一日快馬就能趕到。同樣老相了很多,也瘦了不少的皇太極,接到阿敏的軍情奏報時,同樣感到無奈。
不知道明軍的具體情況,只靠斥候戰的烈度做出判斷,實在是沒法判斷!
感覺到情報的匱乏,皇太極就忍不住想起自己派往關內的人。
最開始的時候,是派了寧完我去,結果只讓江湖中帶了一次消息回來后,就再無音信;原本以為范文程比寧完我要有本事,可沒想到,他進關之后,竟然過了這么久,都音訊全無。
那關內就仿佛是一個無底洞,他感覺再派人過去,都是沒有什么用處。如今這種沒有消息的情況,真的是聾子、瞎子,空有一身戰力,卻全然用不出來。這被動挨打的滋味,實在是讓人難以忍受。
因為朝鮮過來的糧食再次被登萊巡撫盧象升給劫走,如今大清的士氣格外低落,這死氣沉沉的樣子,完全不像剛開國幾年應有的現象。想想幾年之前,還不是這樣的,這轉變也真是太快了!
如今這些情況,皇太極還在努力避免,一直在宣傳,告訴他的大清子民,只要熬到秋收,大清就不會再缺糧了??墒牵@種宣傳的效果并不好。
至于原因,皇太極其實心中也有數。一年年,一次次地說著這事,可最終一次次都沒有成為現實。次數多了,這話就沒人信了。
想到這里,皇太極也丟了那封軍報奏章,斥候戰的烈度增加,又不是第一次了,他在這種情況下,也沒有別的辦法。沒有準確的消息,他甚至都不敢派動一兵一卒。
嘆了口氣,從御座上站了起來,徒步走出殿外,看著天空的云彩,有點呆呆地出神。他的心中,不斷地在向老天爺發問:“大清的出路在哪里?”
鰲拜就隨侍在皇太極的身后,默默地看著昂頭看天的主子,心中對此感到非常憋屈。明明大清的戰力強大,以前打得明軍都不敢野戰,就是很好的證明,可如今倒好,明軍斥候在囂張,大清卻有了避而不戰的意思。還有,大清國內的死氣沉沉,就猶如垂死老人一般,這也讓鰲拜這個大清第一勇士感到份外的不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