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東征(十二更)-《執宰大明》
第(2/3)頁
隨著李云天這些年的南征北戰,大明的邊患已經解除,誰都知道東征倭國之戰將可能是大明近數十年來最后一次對外用兵,故而誰都想參與其中,抓住這最后建立功勛的機會。
此次東征倭國李云天自然要考慮到衛所軍和驍武軍的利益,因此他決定衛所軍和驍武軍的人數各占一半。
就在李云天緊張地調兵遣將時,英國公張輔派人把李云天喊了過去,張輔此時已經臥床多日,到了油盡燈枯的境地。
在李云天看來,張輔雖然貴為大明勛貴之首,但實際上自從洪熙帝登基后張輔實際上就失去了對兵權的掌控,很顯然洪熙帝信不過與漢王關系密切的張輔,他的這種態度影響到了繼任的宣德帝。
這使得張輔后來缺席了大明隨后的那些戰爭,老老實實地待在京城里,這不得不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按照歷史的軌跡,張輔本應該戰死在土木堡之役,可由于李云天滅掉了北元,這使得他無形中拯救了大明朝堂上許多高官的性命,這里面就包括張輔。
可惜張輔年事已高,雖然避開了土木堡一劫但無法擺脫歲月的侵蝕,年前開始就一病不起,御醫們對此是束手無策。
李云天趕到英國公府的時候,不少朝中勛貴都已經在那里,相互間聲議論著什么,見到李云天后紛紛行禮。
張輔系出名門,是與永樂皇帝關系密切的大將張玉之子,早年隨父參加靖難之役,累封信安伯、新城侯。
后來,張輔受命進攻并占領安南,改安南為交阯,受封英國公,予世襲誥券,此后四次平定交趾叛亂。
洪熙元年張輔掌中軍都督府事務,進太師,宣德元年參與平定漢王叛亂,正統帝即位后加號翊連佐理功臣,歷事四朝,連姻帝室,與三楊等同心輔政,累加光祿大夫、左柱國,已經是朝廷年歲最高的大臣。
英國公府的家眷更是齊聚一堂,哭哭啼啼地等在張輔的臥房外面,孫太后和正統帝都已經派人前來探視。
臥房里,張輔的兒子張懋和周征、胡瀅等文武重臣等在外面的客廳里低聲著話,每個人的臉色都顯得十分沉重,近些年來朝中重臣相繼離世,而張輔位居太師之位是朝中官階最高的一位,比李云天還要高,李云天如今也不過才是太傅。
“太師的情形如何?”李云天與周征、胡瀅等人打過招呼后,面無表情地問向了留在英國公診治的幾名御醫。
“回王爺,下官等人已經盡力?!币幻I頭的御史聞言向李云天一躬身,不無遺憾地回道,生老病死乃天道輪回他們也沒有辦法。
李云天聞言不由得嘆了一口氣,張輔身為太師可謂大明勛貴的精神支柱,倘若離世對勛貴集團來是無法彌補的損失。
“王爺,家父請王爺進去?!边@時,張懋快步走到李云天面前躬身道,神色顯得無比憂傷。
李云天聞言了頭,進入了張輔休息的內室,張輔正倚坐在床頭跟幾名曾孫在那里談笑,看樣子精神良好,氣色很是不錯。
“回光返照!”李云天的眉頭頓時就是微微一皺,他知道張輔此時的反常行為意味著張輔已經命不久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