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充盈人口-《戰(zhàn)朱門》
第(3/3)頁
假冒他省之籍進行科舉投考。
兀朝時期,百年間云南也不過出了五位進士。至本朝,一直到永康九年,云南才首次實行鄉(xiāng)試。而隔壁稅賦墊底的貴省,學子們鄉(xiāng)試還要跑云南來。
西南邊陲之地,教育落后,依霍惜的話來說,走在街上,遇見一百個人,有九十五個人是不識字的。
教育落后,但是朝廷又總不能全部錄用南直隸等地教育發(fā)達地區(qū)的學子,導致官場上全部是來自江南等地的官員。
于是采取分區(qū)分省取仕的制度,各省有了固定的取中名額。于是為了取中,滇地常有外地來冒籍科考的學子。
各省對于流動人口就地入籍,條件不一。
越是富足的地方,限制越是嚴苛。除了需在當?shù)刂锰镏卯a(chǎn),還需滿足居住多少年的時限。
但如今滇地想充盈人口,只要在當?shù)刂锰镏卯a(chǎn),即可就地入籍。什么需居住二十年,那是當下的滇地,一年稅賦不足十萬兩銀子的滇地該考慮的事?
擠占本地學子名額?
穆儼直想翻白眼。
朝廷優(yōu)待,取中名額給滇地得多,可滇地不爭氣啊,年年取中各額不足。就昆城,有間像樣的書院沒有?這時候是考慮這個的時候嗎?
嚴察冒籍一事,也不是要驅(qū)逐他們,而是要給他們優(yōu)厚的入籍條件,吸引他們?nèi)爰?,讓他們在本地置田置產(chǎn),讓他們繁榮本地經(jīng)濟,沒準還能帶動一些學風學氣。
至于別的事,不該現(xiàn)在來考慮。
穆儼雷厲風行,輕而易舉就說服了一眾屬官和幕僚。
而霍惜那邊,也開始動作頻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