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積香世系-《香祖》
第(3/3)頁
楊子瑩,你博學多才,兼修百家,可創(chuàng)焚香門,探索旁門術用。
至于宋陽,洛英,你們夫妻二人可創(chuàng)百味門,繼續(xù)經營百味樓與香食之道的事業(yè)。”
弟子們的秉性,志趣,李柃這個做師尊的數十年間看在眼里,多有過問,引導,自然了如指掌。
這種安排并非強制性的指派,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規(guī)劃。
弟子們激動過后,有些不解道:“師尊,自立門戶所需福地從何而來,是否我等仍在宗門附屬靈島立業(yè)?”
李柃道:“這些年來宗門屢番海外置業(yè),又與金錢會深入合作,多有收獲,都是在為你們開宗立派作鋪墊,你們所創(chuàng)者也只是派系,而非道宗,仍在我積香宗道統(tǒng)之下,條件早已滿足。
我所希望者,是分家不分宗,香道始終如一,當奉積香宗為根本,但宗內體制,各行其是,每有弟子探索道途,都分出去,引向不同方向,各自經營結果也各自享有,不歸公中管轄。
也即是說,我們的道統(tǒng)是一統(tǒng)的,法統(tǒng)卻分多脈,稱為一宗多脈。”
他繼續(xù)說道:“其他道途的情況,你們也看到了,這也稱宗,那也稱門,各自都秉持自我理念,相互不服,又因先祖貢獻不以,世系逐漸混亂,竟然漸至難以溯源!
時至今日,修仙界已然是法道天下,但是法道由來,以及正本清源的道祖誰人還知?各派祖師都有各自的說法,彼此爭論不休,這是文化源頭上的不統(tǒng)一。
如若香道能成主流,我等之名隱去亦無不可,但我等為小眾,不應如此行事,從今便要為后輩晚生計,梳理清楚各自法統(tǒng)和傳承淵源,以便萬世流傳。”
世間人難長生,而宗門,世家,教派流傳萬千年只是等閑。
但在流傳的過程當中,子孫后輩不知先祖,先祖難料子孫后輩之事時有發(fā)生。
一個凡民,可能知道自己的父母,知道自己的爺爺奶奶,但卻未必知道太爺,太奶,祖宗往上多代的名號與來歷。
往往只有留下族譜的大家族,或者積年富貴的豪門望族,才會知曉這些。
這是一種繼承關系,亦是財富和凝聚力的表現。
當然,這里面也有負面的東西,比方說封建家長的弊端,比方說歷史的包袱……
但李柃清醒認識這些之余,看重的是其益處。
現代化的工業(yè)時代,社會講究原子化,主張個人自由,國家一統(tǒng),這里的時代背景是大前提。
修仙界多為強者大能執(zhí)掌,一人之力可敵一國,宗門世系也意味著血脈,道統(tǒng)等等重要之物的傳承,不可不察。
所以,工業(yè)社會搞這一套是開倒車,但修仙社會搞這一套,卻是正本清源,造福萬世。
只有如此,后世香道修士才是有傳承,有道統(tǒng),有法門的三有修士,不至于輕易流散出去,淪為其他道途的附庸。
除此之外,這種名分與地位也關系著創(chuàng)立道統(tǒng)的因果,李柃欲證大道,隱約察見了其中的玄機,要將香道氣運收攝。
這也是天經地義。
眾弟子對此倒是并無異議,他們?yōu)槎雷妫瑯邮窍阕嬷唬碛兄恍〉牡劳緳啾?
但成為大修士,對他們而言過于遙遠,此刻考慮更多的是具體的細節(jié)操作,比如門派如何選址,弟子如何招納,彼此之間如何相處等等。
李柃道:“既然采用的是一宗多脈的體制,那么即便法統(tǒng)上各自獨立,仍然需要遵從統(tǒng)一號令,服從宗門的大局。
你們仍為積香宗弟子,各脈子弟,晉位真?zhèn)髡呷匀灰爰鄳模髯韵碛欣^承宗位與在此任職的權力,甚至后世宗主也必須從各脈首領當中產生。
其他首領則為宗門長老,具有參議之權,相互制衡,這是依仿古之大宗峰主的制度。”
李柃大致闡述了一番分權的思想,但在這里,更多是結合修仙界強者一言九鼎,余者莫不服從來說,相互制衡,只適合同階大境界的情況。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支脈與宗門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協(xié)調各自利益的辦法了,避免峰主制度的弊端。
李柃做了幾手準備,最壞最壞的情況,也是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哪怕后輩不肖,多有內斗,搞出些什么靖難之役,奪門之變的把戲,也要給自己把肉爛在鍋里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