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緣,妙不可言-《香祖》
第(1/3)頁
“老祖傳名香,賜我弟子福,念咒法真言,升表敬羅煙……天靈靈,地靈靈,真君老祖來顯靈,拜請老祖降神明……”
三名弟子的念誦之中,奇異氛圍再起,余宗白的心神受到牽引,又再一次潛入了那個氣勢恢宏的講法道場。
他在此間沉浸許久,恍恍然有種似物非物的感覺,但卻又像是霧里看花,始終并不真實。
許久之后,他回到了現實。
“哈哈哈哈,我筑基也!”
“恭喜道友,賀喜道友!”
“我也似乎有所感悟,下場若再得聞智慧之香,必定成功!”
“同喜啊,同喜……”
似曾相識的對話從旁邊傳來,有些人聰明絕頂,只一下就有所感悟,當真是羨煞旁人。
余宗白面上不禁露出幾分悵然若失之色。
人和人真的不能比呀……
但這一次,再次親眼見證別人成功,余宗白心中對三名積香宗的弟子所供出的智慧之香再無懷疑,當即下定決心誠心追隨,定要有所感悟才行。
余宗白并不知道的是,在他身邊盤坐的好幾名散修同道也是這么想的。
他們一開始也對這三名積香宗弟子的來歷身份有所懷疑,上個坊市親眼見證有人因之而筑基,就開始有所動搖了。
而今,他們終于得以確認,積香宗弟子是真的,智慧之香也是真的,只是自己資質愚鈍,不夠聰明,才未能品味其中玄妙。
而且那種玄之又玄的意境,也的確容易讓人生出自己已然了悟的美妙感覺。
越是鏡花水月,就越想要抓住。
兜兜轉轉,經行萬里,三名傳香弟子生意越做越大,波及范圍越來越廣,乃至于西海多地都已經開始有所傳聞。
以天下之廣,各方草莽江湖,山野修士之繁多,不乏新入會者。
甚至于,凡俗世間的王侯將相,達官貴人都有所探知,著實貢獻了不少靈材和符錢。
余宗白成為了此會的忠實擁護者,見證了一次又一次的覺醒,證悟,突破與晉升。
然而,那始終都是別人的。
他和幾名最初的修士一樣,始終毫無所獲。
有人動搖,有人放棄,也有人惱羞成怒,憤而生恨。
但來來去去,始終都有更多新人加入,當中甚至還不乏一些真正面臨著突破關竅,真實晉升者,愈發驗證此香的神奇。
世人只見到那些成功的例子,無人關心那些一次又一次白費錢財,枉費心血的失敗者。
不知不覺間,到了年底,北海積香宗,卻羅仙府內,真正的傳香法會也終于真正召開。
彼時李柃在仙府之內積香國土,山門之下大建木樹下升壇講座。
此樹為昔年開宗大典賓客所送之種,李柃于九畹島上親手所植,經百余年間靈蘊灌溉,大如摩天巨樓,高約百余丈。
其狀如牛,引之有皮,若纓,黃蛇,冠如華蓋。
樹前大地上,各式香木成林,沉香樹,香楠樹,香樟樹,檀木樹,玉蘭樹,黃花梨樹,燈臺樹,香枝木,螺穗木……俱皆四季常青,經年飄香。
有宗門內外院弟子千二百余人眾,俱是制香師之屬,草莽江湖三千余人眾,各從四方島國坊市而來。
至于會場之外,遠方之地,北海竹步國,阿叱厘國,佘蘭詟國,卜芳國,昉甾國,赭沙國,伯力國盡皆集眾而來,仙凡臣民各遣使者取經傳法,王侯遙拜,希冀傳香。
舒長生,朱利生,宋陽,洛英,羅道,楊子瑩,聶英智,池英庭,如是等諸二代真傳,并隱宗十弟子方林,三代弟子姚靈仙,四代弟子仲文,林策齊齊還坐,仰首以待。
李柃升壇講法,傳授制造智慧之香的技術。
此香托物之實體,乃是將玄臺,結愿諸香合并,融入自身精神意志去煉制。
但當中最為關鍵者,還是修士自身之心意。
正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修士神通法力原本也是唯心之變,以精神直接影響物質的神奇偉力,此間諸法,與修煉許多神通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故而,煉氣境修士幾無可能煉制得出這種智慧之香,有個最基本的底線,那就是必須要達到筑基層次才能開始邁進煉制此香的門檻。
不過,享用此香卻大可不必。
此香乃為香魄靈蘊熏陶心智,改變腦海之中精神構成的奇妙之物,所以凡有開竅者,皆可借助此香修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