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安平王之秘(上)-《紫臺行》
第(1/3)頁
“高祖為帝如何?”聶元生聞言,不答反問。
高七爽快道:“自然是英明又神武,不世出之英主,不然何以開創我大梁基業?”
姬深嘿然不語,卻聽聶元生緩緩道:“你既然知道高祖英明,那么先帝如何呢?”
“先帝也是明君。”高七遺憾道,“可惜享壽不永。”他想了一想又道,“不過先帝活不長也是件好事。”
聶元生凝視著姬深,憐憫道:“太上皇似乎并不明白高七的意思?不過也不要緊。”
他嘆了口氣,“高祖、先帝均是英明之主,為何要越長立幼?”
不等姬深說什么,聶元生復道,“更何況當年濟渠王與先帝爭儲……濟渠王其實論才干能力,假以時日,未必不如先帝!不過是年歲差距罷了,而當時濟渠王還有生母龐貴妃為助,卻仍舊輸于先帝……可見,高祖皇帝實則是極為贊同立長君的。”
“高祖于亂世中幾經沉浮方有梁,何況前魏亡故,固然有許多原因,但魏神武帝盛年駕崩、太子太過年幼卻是極大的原因!”姬深聽到這里,臉色漸漸變了,他再昏庸,如今也明白過來,自己之所以能夠成為太子,也許的確有祖父最疼愛自己的緣故,但,絕對不會就這么簡單!
果然聶元生輕蔑一笑,“高祖本是前魏丞相,焉能不汲取前魏的前車之轍?所以在選擇儲君時本就偏向了先帝,加上先帝年長于濟渠王,心思城府歷練,濟渠王輸,就輸在了太年輕三個字上!那么為什么到了太上皇這一輩,高祖竟然尤其的鐘愛太上皇……甚至臨終都不忘記保太上皇之位?”
姬深再也按捺不住,急問:“究竟為何?”
“因為先帝為儲君之后,高祖才發現……”聶元生眼中掠過憤怒之色,頓了一頓,方繼續道,“安平王不堪……不堪儲君之位!而廣陵王受太后溺愛,看似溫良卻為人軟弱糊涂,且與安平王交好——先帝只有三個嫡子,高陽王有前魏血脈,有左丘野的例子,高陽王必然是不能承位的!所以……高祖也只能選太上皇了!”
姬深呆了一呆,他飛快的思索了一下……幼年的時候、年少的時候……他喃喃道:“不是都說,因為朕之容貌在同輩之中最為出色,恰好皇祖父當時有暇,這才親自撫養了朕嗎?”
“不過是為了掩人耳目。”聶元生神色終于冰冷下來,譏誚的笑了笑,道,“高祖一生戎馬,又豈是太上皇這般以貌取人之流?若高祖以貌取人……那么當年的龐貴妃也是艷壓六宮的寵妃,先帝生母出身卑微不說,在戰亂中就已死去……這儲君之位又怎么輪得到先帝?”
他說的合情合理,姬深怔了片刻,訥訥道:“那為何皇祖父……不……皇祖父為何不喜長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