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山村野居-《踏破大千》
第(1/3)頁
咸平初年,寇準,呂端兩位宰輔之才的幫助下,趙恒開辟田地,引進高產(chǎn)作物,減免賦稅,無數(shù)野民流民進入了大宋國土,短短三年大宋人口增加了接近三十萬戶,而朝堂之上也越顯清明。
不過在趙恒的心中,寇準和呂端終究還是先皇的臣子,權威太重,遺留的痕跡也太重,寇準自然是不在乎帝王的想法的,可是呂端如何不凡精神堪比儒家大賢,自然察覺到了趙恒的心思。
擔任官員長久,歷經(jīng)幾朝這位大儒確實也頗有些看破紅塵的意思,既然趙恒有如此心思,他也懶得再與其勾心斗角,告誡了寇準一聲,他便致仕告別了開封,回返家鄉(xiāng)養(yǎng)老去了。
趙恒當然也猜到了呂端的心思,幾番挽留卻去意已決,也就不再堅持,加封了好幾個勛位又提升了一級官銜,到了從一品的太子太保,呂端也算風光離京。
呂端離去,他留下的相位便成了趙恒的老師以及東宮臣屬李沆的手下,此人亦是呂端敢于離開的重要原因,學識治國之道皆有一番成就,更難得的是糅合了幾分道家治國的思想,特別注意克制人主的驕奢之心。
對于當下正在休養(yǎng)生息的大宋來說簡直就是最為適合的宰相人選了。
然而自以為終于可以放下家國負擔的呂端并不知道,就在他離開開封不久,隨著這一次秋闈拉開大幕,幾個神色頗不尋常的學子也進入了東京城內!
......
搖搖晃晃的馬車拉得讓人簡直昏昏欲睡,被仔細修整過的官道筆直無比,離開京城的呂端自然是一身的輕松,家人早已經(jīng)先一步回到老家,想要留在朝中的也不會回去,他也懶得再理會。
幾個護衛(wèi)和老仆跟在身邊就向著幽州地界而去。
官道兩邊樹木茂密,卻不見多少打家劫舍之輩出沒,尋常的地痞流氓哪里是這些護衛(wèi)前任宰相回鄉(xiāng)人物的對手?
三兩下就被打得落荒而逃,倒是有些事情傳入了呂端的耳朵中,讓他開始提起了精神,甚至調轉了方向,向著還是敵國附近的燕云十六州靠近!
說是燕云十六州其實就是比呂端老家更北一點的地方,也就是所謂幽州的燕京地域,倒是離他自個兒家鄉(xiāng)不算太遠,一個轉身便是他老家幽州安次了。
自從后晉皇帝石敬瑭割讓了燕云十六州,整個北方中原便被撕裂開了一條大口子,而幽州也被分為了好幾個部分。
此時他們來到的便是幽州燕京附近的一個小山洼里。
如果不是聽到了風聲,呂端一行人怎么也想不到就這么一個不過五里方圓的小山洼里面居然有著一個村落,不到十戶人卻安然的生活著。
要知道燕云十六州可時常有著遼國的軍隊出來打秋風,來回掃過這些漢人的村落,尤其是靠近大宋邊界的村落幾乎都被禍害光了。
也不知是怎樣的運氣使得他們這里沒有受到侵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