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二一章 恐慌-《唐騎》


    第(2/3)頁

    關浩然看著碼頭上的風浪,對弟弟關老三說:“這天氣不錯,又是出海的好季節了,只是這海風的味道,我聞著總不大對?!?

    關老三說:“是要有暴風雨嗎?先前那么多船只水手南下去了倭國,可千萬別出什么事情啊。”

    “好像不是吧,我問過會望風看天的老水手,也都說這天氣好。只是總覺得不大對,心有時候跳的厲害??刹灰鍪裁词虑榘?。”關浩然說著,有些黯然:“希望不是楊老爺子出什么事情就好?!?

    關浩然就是大智節的妻舅,因為在天津的活躍,被楊定國委任為天津糾評御史,就連浩然這個名字都是楊定國取的。所以對關浩然來說,楊定國實有知遇之恩,加上被楊定國身上的氣概所吸引,雖然彼此相處的時間不長,但關浩然已視楊定國如父,這次楊定國病退的消息傳來,關浩然只恨不能北上侍奉湯藥,一直都十分掛心。

    然而他又想:“楊國老何等身份!他生病了自然不會缺人照看,我現在最要緊的還是做好國老交代的事情。這才是對他老人家恩情與信任最大的報答哩!”

    便振作精神,去巡視港口、碼頭和市集。關浩然在民間本來就有相當的根基,自任糾評御史之后,又確確實實地利用了手中的權力給天津的底層人辦事,所以聲望比起從前來又上了一層。

    不過河北的士紳卻都看不起他,覺得這個剛剛勉強學會寫自己名字的土包子不過是楊定國刻意樹立的“親民”標桿罷了,并不把他當回事。前一段時間有關楊易“國防三弊”的事情傳到天津之后,這邊也發生過討論。關浩然自然是站在楊易這邊的——這不只是因為楊定國的緣故。實際上關浩然也覺得楊易的話有道理。

    但天津的輿論卻依然把持在士紳當中,當初糾評臺的御史們聚會議論時。士紳代表引經據典、侃侃而談,把關浩然駁斥得面紅耳赤、口不能言!他明明覺得楊易說的有道理,但自己偏偏說不過人家!為此他極其羞恥,卻又無可奈何。

    “這些讀書人,不過仗著自己認識幾個字罷了!”關浩然對弟弟說:“國老說的對,說到做事。這些人未必就強得過咱們。咱們咬咬牙,快些認字學字,等把這短板補了起來,總有一天,一定能把道理說通了!儒門五經我們說不過他們。但元帥的史學卻通俗易懂,咱們就讀通了那個,來跟他們辯!”

    ——————————

    天津的市井依舊平靜,依舊繁榮。楊易說契丹近期可能東侵,戰爭可能爆發,這種推測已經隨著“國防三弊”的討論傳遍了大半個中原,就是天津坊間的三歲小兒也能嘮上兩句,但沒人當真!

    不看糾評臺那些有見識的老爺們,都說這一回楊大將軍錯了么?

    鷹揚將軍啊,自然是很厲害的,但畢竟離得太遠,當人們有疑問的時候,總會習慣性地去詢問身邊最后見識的人。知識也罷、政令也罷,總是這樣通過本地的知識分子過濾后再在民間扎根的,這也是所有的思潮一到下面必然變味的原因之一。

    ——————————

    然而今天,事情似乎變得不大一樣,蛇有蛇路、鼠有鼠路,關浩然雖然混不進士紳圈里去,但作為一個有根基的糾評御史,苦勞力們固然是他天然的支持者,一些商家覺得那些士紳御史不會真的為自己說話,也在向關浩然靠攏,這些便都是他的耳目。所以現在的關浩然變得比以前更加敏銳。

    他察覺到商家大族似乎有不尋常的動態。

    這天晚上,他如約到妹夫家中吃飯,提起了此事,說:“北邊可能有點問題。”

    大智節道:“什么問題?”

    關浩然說:“饒陽李家在泃鎮的一個管事,忽然回天津來了,有人看到他入市的時候有些狼狽?!?

    “饒陽李家?”

    “就是除了李沼、李深和李昉的那個饒陽李家啊?!?

    “啊,是那個三李之家??!”

    饒陽李家,這可是如今在河北聲名赫赫、炙手可熱的豪族!李沼在中樞高居執政,民間成為副宰相;李深在地方上做著大官;李昉年紀輕輕就已經成了天子跟前的大紅人——這樣一個家族,其在地方上的煊赫可想而知!自河北以至于天津,民間提起“三李之家”的,就是這個饒陽李氏!

    “不過不是本家。”關浩然說:“三李之家的嫡系,還是很收斂自重的,但他的親族親戚。仗了他們的勢,生意也做得挺大,只不過天津這里的正當買賣都嫌吃不飽,連泃鎮那種黑白混雜的灰銀子都要賺,卻未免沒品了。哼,泃鎮這顆毒瘤。遲早我要捅出來,洗洗那里的污穢!”

    大智節有些驚訝道:“你可別亂來!泃鎮能在這近畿之地存在,上頭必定有人罩著!你看連三李之家也有管事在那里,就知道這里頭的水有多深!”

    關于泃鎮的事情,燕京高層的官員未必知道,但久在基層的關浩然和大智節卻心里清楚,只是動不了它罷了。

    “這種骯臟事,三李未必知道?!标P浩然說:“我聽國老提起過三李,他雖然不喜歡三李的一些行事。但對李執政的氣節還是贊賞的。國老既然那樣說,那三李應該就都是君子,想必也是被家人親族瞞騙了。這叫什么來著?嗯,狐假虎威!”

    大智節道:“就算是這樣,但真的事情捅出來,三李能不顧全一下自己的親戚?李執政也不一定就顛倒黑白,但上頭的人,只要手指頭偏上一偏。那底下就全亂了!你還是不要亂來的好。別忘了現在楊國老病倒了,現在糾評臺是馮道當家。你上面可沒人了。”

    “國老病倒了又怎么樣!糾評臺還是在的!這個國家的律法規矩,也還在!”關浩然笑道:“妹夫你什么都好,就是太小心了!說起來你從商出海,那膽色都是讓我佩服的,怎么一涉及到官場上的事情就變得這樣膽小了?!?

    大智節道:“還是小心為好,還是小心為好?!?

    大智節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說道:“李家的那個管事忽然從泃鎮回來,可有說了什么沒有?”

    “不知道。至少對外頭,李家什么都沒說。”

    但當天晚上,關浩然又收到了兩個消息,說又有幾個人似乎是從泃鎮回來。但回來之后,那些家族的人就馬上閉緊了門戶,對外不通一點消息。

    關浩然將事情放在心上,卻也猜不透發生了什么。

    ——————————

    他是天津消息最為靈通的人之一,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與他一般敏感,所以第二天天津的坊市一概如常。但到了中午,關浩然又收到了幾個消息,卻是昨天有動靜的那幾家,連同他們的親族,忽然都有婦孺出城,這又引起了關浩然的注意,他派了人去打聽,回來的人說,那些婦孺好像都是回老家去了——在天津的這些豪族大多不是本地人,都是士紳而到天津來做買賣,他們雖然成了大商人了,但在自家鄉下卻還擁有土地,是地主,也是豪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