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風都·聚天下異人-《大周守藏史》
第(2/3)頁
“巢伯還會這商財之事?”
“如今風都缺少商財之人,不若……”
“不了,老夫就一泥瓦匠人,做不來這細鎖之事。”擺手,巢伯緊忙要帶著手下一幫青壯漢子離去。
“宗伯安。”卻見屈原上前。
“閣下是?”
宗伯拉住巢伯,不讓其走,卻是望向屈原。
“余,楚國屈原,曾有幸得風圣教誨,此時為楚國莫敖,相當于《周禮》之大宰,來風都觀摩風祠之開……”
“宗伯若能信任,可將這商財之事交于……”
“暫等。”不等屈原說盡,就聞管仲之聲。
“余,齊國管仲,早先為游商,在大庭時得風子講學,后棄商而求學,此時為齊國大夫,在齊國管理商人事,此番來風都,還望宗伯能讓余為風都護商要,以報一二風圣講學之恩。”
管仲,宗伯略有耳聞,不管是在大庭時,還是此時的齊國,其名聲和善于商事,都知曉。
宗伯目向屈原,抱歉一禮。
“楚國莫敖行政事打賞,不過風都不為國,卻是望海涵。”
屈原略失望,但也不會強求。
“商道之上,原確實比不過齊國管仲,宗伯莫歉,此為原之自清。”
如此,卻是管仲隨宗伯走,去商議商要。
而屈原。
“巢伯,你要去新居,還望勞煩帶屈原莫敖一同,尋一暫住之地。”
“好,小事。”巢伯方才皆在觀這管仲與屈原二者,其二人皆是先天之人,各自之道皆深遠,在這幾日中,他所見之中,也為少有,自然會留意一二。
“且隨我來……莫敖。”
傲,人敖也,但又有莫行之態,卻是恪守自我,以國為重,不失傲氣,與楚國很是貼合啊。
而隨著宗伯、巢伯離去。
城門處,又來幾位熟悉之人。
“父,風都到了,我們先尋落腳之處罷。”一女子,在一壯年老者之旁,而又另一旁,是一憨厚老實之壯年。
“將,方才那砍柴的薪伯說,在城東之處,有新居,咱們可在那暫歇。”
原來是歐冶、莫女、干將三人。
干將微微點頭。
此時風允閉關,卻是不能見之,只能先做歇息。
歐冶望著這風都感嘆道:“早些年,風圣救老夫,不只是百越之時,還有在越國時,若無風圣,老夫怕是離不開越國了。”
感嘆兩聲,歐冶搖頭。
“咱們去城東后,卻也要在別處尋住所,之后,老夫已償還越國之恩情,此后就留在這風都了,不必再離了。”
城東是暫居之所,眾人皆知,所以歐冶不欲居此,以此來表明內心之所愿。
將聞言大喜。
他本就欲追隨風允,此番倒是不用與莫女分別。
莫女柔目而望。
“將…”
“咳咳……走吧。”歐冶望向往來行人,卻是無奈一聲,這才驚醒干將與莫女,一同往城東而去。
而一路上,又聞鑄鐵之令,招收鍛造匠人。
此番,歐冶帶幾人掉頭,去城西南之處,而宗伯攜管仲也正在此,商湯風都之運行,如何發放貝幣,熔鑄多少為妙。
這里是風都之庫房所在,緊鄰城河,運輸方便,同時也是臨時的政務所在。
而在庫前不遠,巧鋪外,一古樹前架起的茶棚下,本飲茶水的宗伯與管仲見歐冶幾人尋來,暫歇。
與幾人攀談。
“是歐冶大師!”宗伯居于吳地,自然清楚歐冶之名。
要知,吳國之所以與越國暫時歇戰,就是因為歐冶所鑄造的湛盧、勝邪、魚腸、皆送給了吳國的君主-闔閭。
此三劍之神異,廣傳于吳地。
此時歐冶欲久留風都,宗伯如何不迎。
“歐冶鑄貝幣,實在是屈才也。”
歐冶聞之,笑而搖首。
“風圣大德,風都亦秉承其德。”
“為風圣之風都鑄貝幣,絕無屈才之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