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變局-《宋風》
第(1/3)頁
? “以某看來附馬的推測十有**是正確的,.QВ5、com\可惜這次未能夠把握先機,不然我大宋兵發燕云,倒是有很大的把握收復燕云故地!”郭逵非常惋惜地嘆道。
文彥博倒是沒有郭逵這么激動,由于郭逵是武人出身,雖受到英宗趙曙的重用提拔成為樞密副使,但是大宋有許多事情可不是郭逵這樣的人所能夠清楚的。文彥博身為樞密使,對大宋的政局和現狀都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他知道大宋的準備還遠沒有達到郭逵所想象的地步,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彥博心中越來越有了一個概念——大宋自三年前滅掉西夏后,便開始著手準備對遼國下手了,不過這一次肯定不會和大宋立國初期兩代皇帝北伐那樣徒勞無功,大宋一旦出手必定會給遼國以沉重打擊,奪回燕云十六州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不過到底這仗要打多大,還要看旁邊這年輕人心中的想法了!
文彥博轉頭意味深長地看了王靜輝一眼,對于這個年輕人他現在真是無話可說了,僅僅從幾個簡單的絲毫無關的事情便可以推斷出如此多的事情,這簡直是不能夠僅用一個“天才”所能夠簡單說明的。
“駙馬以為此事如何處理?”文彥博淡淡地問道。
“在下以為不管如何處理都是朝廷的事情,不是你我幾人在這里可以決定的!在下建議兩位大人立刻入宮面圣,把事情向圣上還有其他相關重臣說清楚!”王靜輝也看著文彥博回答道。
文彥博聽后看了看王靜輝,然后問道:“駙馬難道不隨我們一起入宮面圣么?!”
王靜輝颯然笑道:“彥生會隨兩位大人一同去,太上皇及圣上已經同意了在下辭去大宋情報局提舉的奏請,現在彥生已經成為情報局的新提舉了,至于在下不過是怕彥生初次接手這個位置不適應罷了。既然事情基本上已經勾勒出一個概況,這入宮面圣的事情在下還是不去的更好!”
文彥博和郭逵聽后都愣了一下,不過很快便也笑了起來。文彥博說道:“也好,那附馬最好還是先不要回靜園了,太上皇想要見公主。再說圣上若有差遣也方便一些!”
王靜輝聽后點點頭笑著說道:“那在下現在就送兩位大人,這次的酒局在下先欠著,待到閑空時機咱們再痛飲共醉!”
文彥博和郭逵聽后相互看了一眼都笑了笑說道:“國事為先,某家先告辭了!”說完兩人便走出花廳下樓上車入宮面圣去了。
王靜輝站在窗前看著夜幕籠罩的汴都開封,這個龐大的帝國在歷史上有著太多的遺憾,不管怎么樣,現在它已經開始走上另外一條路——直到現在,他已經完全確定大宋的宿命是完全可以改變的,只是缺少的卻是一點點運氣和機會,而他則為大宋提供了最基礎的實力。遼國在他的眼中已經并不重要了。只要稍微明白一點的人都知道,大宋收復燕云十六州不過是時間問題,而遼國若是沒有變化的話,則注定要被歷史淘汰——不過用不著歷史上的女真民族建立的金朝,多半還是大宋親自操刀動手,因為大宋是不會給一個曾經沉重傷害過自己的對手以任何機會的,尤其這個對手現在還是垂死掙扎之中。
當文彥博和郭逵等人進入皇宮福寧殿還不到半個時辰,正在緊急商討之中的眾位大臣的會議便被一個意外給打斷了——現任情報局提舉彥生和樞密副使馮京請求面圣,說是有重要事宜要向圣上親自匯報。
這次福寧殿會議的參與者少了王靜輝,盡管文彥博和郭逵兩人對王靜輝的推斷非常佩服,不過要僅憑這些來說服王安石和司馬光還是不夠的,尤其是司馬光,他本身就對韓琦私自在河北的行動已經提心吊膽了,不過好在由于遼國的退讓使得大宋已經控制下來這次事件,大宋能夠從中謀得更大的利益他很高興,但這樣走鋼絲式的行動還是越少越好。
文彥博和郭逵等人正在這次會議上處于下風,盡管皇帝趙頊對此非常感興趣,但是由于司馬光的堅決抵制,使得兩人徒勞無功,而旁邊王安石的態度則是耐人尋味。雖然反對但是態度并不堅決,仿佛有些坐山觀虎斗的意思——文彥博和司馬光是保守派的兩面旗幟。盡管論聲望文彥博是遠遠輸給司馬光的,但是這并不妨礙當今樞密使的地位在朝堂上說話的聲音就弱于一個參知政事——新的官制改革后,司馬光的職位沒有什么變化,還是副相,可是副相的人數已經由過去的五個變成了十二個,就連首相王安石的權力都被大大攤薄,更不要說是司馬光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