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來州-《宋風》
第(1/3)頁
? 王靜輝的地產生意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玩得起的,在大宋也不會超過十個,但是有這個資本未必有能力能夠玩得轉,現在看來王靜輝和徐氏合作當初是最佳之舉。\\。qb5、c0М//徐氏以其經營優勢將王靜輝的創意變成了金錢,雙方互相扶助才走到今天。
熙寧六年六月,大宋正式推出個人所得稅法,試行區域為京畿路、河北諸路、兩浙路、淮南東西兩路。這樣的稅法完全是靠王安石和司馬光的魅力才得以通過的,大宋目前也只有這兩個人才有這樣的人格魅力排除眾議通過這么招人恨的稅法——這是第一部專門針對富人所征收的稅法。盡管這部稅法十分招富人恨,但是大宋士林對此非常贊賞,王靜輝等大宋士林中有名望的人一起在大宋的主流報紙學刊上發表大量文章以為新稅法搖旗吶喊——盡管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政治較量,但在這個時代的士子心思大多數都是非常簡單的,這也歸功于大宋立國者當初希望天下讀書人與君共同漢國的思想所致。雖然不知道當初太祖太宗皇帝是否真的打算讓讀書人和他們共同治理江山,但是上百年的氛圍積累下來使得宋朝的知識分子都有一種“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這也就是俗稱“燒壞了腦子的讀書人”。
“禹巖,這幾日港口有什么變化沒有?!”王靜輝淡淡地問道。
“先生,這幾日杭州港口船只已經較上個月減少了三成,其去向都是向北,目的地并不清楚……”禹巖是王靜輝的貼身書童,彥生接任大宋情報局后,王靜輝便從他的二代弟子中選出了兩人為自己的書童,一邊幫助自己處理一些事情,另外也是對他們加強鍛煉。
王靜輝聽后默不作聲,旁邊的趙煦問道:“先生為什么這么關注港口船只的動向呢?”
“沒有什么。不過是計算一番大宋出兵燕云的時間罷了!”王靜輝笑著摸著趙煦的頭說道。
“大宋出兵燕云和杭州港口的船只有什么關聯?!”
“這是一種戰術,不過從前沒有人用過罷了!三年前我向你父皇建議的,樞密院在論證后便開始做準備工作。現在遼國戰事已經快要接近到尾聲了,磨古斯聯軍已是強弩之末,他們終歸還不是契丹人的對手,在這種情況下大宋已經達到削弱遼國的戰略目標,親自下手也是理所當然之中!”王靜輝笑著說道。
看著兩個孩子還有些迷惑的樣子,王靜輝繼續說道:“我打聽杭州港口內船只情況就是在推算大宋的跨海登陸作戰的準備情況。這一戰術打法便是從我大宋京東東路的登州港開始集中十萬大宋將士,通過海上船只直接在遼國燕云防線后部的來州登陸,占領來州后就可以從容地選擇是從后方向燕云防線進攻還是直接攻向遼國大定府,這樣無論作何選擇都會極大地打亂遼國的兵力調動,大宋取得勝利所付出的代價會更小一些!”
“先生,這么做豈不是太過冒險了?!”禹巖問道:“這樣做固然是甚合兵法之中‘奇兵’之策,但是十萬將士跨海橫渡到遼國腹地來州,且不論他們上岸后還有多少戰力,就是后防補給也是及其困難的!”
王靜輝點點頭笑著說道:“問得好!這正是現在跨海登陸作戰的薄弱環節,要不然這種戰術在提出來后到現在整整準備了三年之久,整個作戰計劃已經得到了詳細地論證。遼國來州有人會為大宋的跨海登陸作戰部隊提供必要的幫助,在那里已經建成了不少的糧倉,這些都是為我們宋軍所準備的,況且依照現在的局勢看來,宋軍一旦登陸后兵力方向比較寬裕。只要補給足夠的話,也可以選擇向大定府方向前進。”
就在大宋舉國知識分子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新稅法執行上面的時候,熙寧六年九月十三日晚,五萬定西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陷了遼國西京道重鎮云內州,接著馬不停蹄地向西京道首府遼國西京大同府進發——在那里將會匯合從河東路太原府出發的十萬禁軍合擊大同府,徹底將遼國西京道納入大宋囊中。
十三日下午的時候大宋京東東路,五萬跨海登陸作戰部隊乘坐三百艘艦船出海,目標直指遼國來州港。船隊在經過了一天的航行之后,終于在第三天的深夜到達了來州港,最先踏上港口的便是無心所率領的三千特種部隊,他們是專門來搶占灘頭陣地的。
當無心踏上港口的時候,除了許氏家族前來接應的人之外并沒有契丹人的部隊,大宋參謀部所設想的在港口激戰的狀況并沒有出現。特種部隊成員很快便將船上的物資全部卸到港口上,為了不驚擾契丹人,只是在許氏的幫助下先牢牢地掌控住港口并沒有向三里之外的來州城進攻。
整個登陸環節非常順利,在黎明前總共有四萬宋軍和攜帶的裝備在港口上集結完畢。水軍艦隊在放下登陸部隊后就立刻有序地開始返回大宋,準備接應下一批作戰部隊和物資——從大宋登州港到來州港這段海路大宋水軍部隊已經多次勘察過,加上來州許氏的幫助使得大宋水軍對這段航路非常熟悉。
按照事先制訂好的作戰計劃,總共有兩批九萬人來執行這次跨海登陸作戰計劃,第二批現在已經在半道上了,不過要視登陸作戰順利程度來決定最后投入兵力的多寡,照現在的進度來說,還有三萬預備部隊很有可能會投入這次作戰中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