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功成-《宋風》
第(3/3)頁
對于大宋人來說定西軍進入西京道北部是在戰略上為日后爭取優勢,而對于實際承受其壓力的白達旦部和西京道其他部落而言,王順和他的軍隊是徹頭徹尾的災難。只要在他們視野范圍內的一切部落都是他們所要攻擊的目標,人口、牲畜全部都是他們的戰利品。
因為白達旦部實力在這近兩年的時間內沒有多大的起色,他們的兄弟北阻卜部在同樣受到定西軍的打擊報復之后,對西京道已經持徹底放棄的態度,這其中也包括了白達旦部。所以靠自身恢復實力是非常緩慢的,這兩年來連上次戰爭的創傷都沒有愈合,再次碰到定西軍這群堪比蝗蟲的煞星,他們面前只有投降一途可走。
王順在楊崇岳攻克析津府的時間里如同旋風一般從西京道北部席卷而過,只有少量不成氣侯的小部落漏過了他們的搜索。至此遼國西京道北部也成為一個巨大的“無人區”。王順從他的“戰利品”中挑選出一半精壯男丁,還有大量的牛羊馬匹牲畜交給從河東路出發的那兩萬宋軍,讓他們把這些戰利品護送回汴都開封,交給樞密院來處理。剩下的三萬定西軍又分出一萬帶著剩下的“戰利品”返回河套平原,而王順則帶著剩下的兩萬定西軍向東南前進。
在王順眼中如果按照王靜輝事先的打算,這場北伐戰爭到現在應該可以算是結束了。不過在沒有接到朝廷樞密院的正式批文的情況下,這場戰爭就還沒有結束。在他眼前要么直接向東,像東路軍跨海登陸作戰部隊那樣進入遼國中京道橫行肆虐一番;要么向析津府進發會合楊崇岳。自從進入西京道北部草原后,他就和中路軍失去了固定的聯系,他現在還不知道楊崇岳已經拿下了析津府。不過按照中路軍的實力,拿下析津府已經是十拿九穩的事情。他只需要趕過去會合,也可以堵住朝廷中某些人的嘴巴。
最終王順還是率領部隊放棄了挺進遼國中京道大鬧一場的誘人想法,快馬加鞭地向析津府趕去。他的部隊沒有多少補給了,在這茫茫大草原上,如果不是情報局提供幫助,又給地圖又提供向導的,他們不要說去追殺南阻卜部殘余部落,搞不好在這里迷路稀里糊涂做了枉死鬼也說不定。向東路軍那樣大鬧中京道確實很誘人,但是他的補給可不允許他這么做,最現實的選擇便是向楊崇岳那里靠攏,既能夠得到充足的補給,又可以給朝中守舊力量一個交代,免得給人落下飛揚跋扈的印象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楊崇岳在攻克析津府后,便立刻沿長城一線收拾遼軍殘余,這里已經沒有什么嚴格意義上的遼軍主力了,多是一些幾十人左右的契丹殘兵四處奔逃。在利用優勢兵力控制了長城一線之后,楊崇岳也沒有繼續向北進發,只是穩守長城,除了加固一些險要地點的城寨防務之外,同時也是在等待朝廷的下一步命令——到底是否有必要向北繼續討伐遼國!
到底有沒有必要繼續討伐遼國,這是擺在大宋君臣面前又一個重要的命題,其重要性不亞于數月前決定何時出兵遼國一樣。當王靜輝回到汴都開封后,滿大街都是販賣報紙的報童。他現在才剛剛回到開封,并不著急入宮面圣,況且皇帝趙頊在得知他北上汴都之后,除了路上收到過催促他快些北上的信件之外,也就沒有什么了。
打開報紙可以讓王靜輝以最短的時間來了解大宋的局勢,當看到所有的報紙上都是統一口徑的報道宋軍一個又一個大捷消息的時候,王靜輝的嘴角微微翹起。在這些報道中,他也看到了幾個熟悉的名字,里面有自己的學生,也有自己非常看好的將領。從各種消息上來看他們都很順利,都在這次北伐當中取得了很多戰功,這也足夠讓他驕傲的了。也許在這個時代有人曾經認為即便是收復燕云的榮耀也未必能夠趕上三榜進士、垂拱殿帶花、頭名狀元的風光,但是他卻不會天真地認為一個狀元就能夠頂得上整個燕云!
最新全本:、、、、、、、、、、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