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回 百騎踏聯營-《漢騎》
第(2/3)頁
“陛下這次將大凌河城四面圍住,加上陛下行動迅捷快速,這時候恐怕祖大壽還沒有反應過來,城中糧食大概也支撐不了多長時間,城中無糧必定引起恐慌,到時候也是不得不降了。”寧完我想了想說道。
“沒那么簡單。”皇太極搖搖頭說道:“這一仗還是冒險了一點,關寧鐵騎對于明朝也是很重要的,崇禎小兒必定會讓大軍來救,若是祖大壽能趁機進攻我軍,來個里應外合,我軍也就危險了。所以,這關鍵是看我軍是不是能擋住孫承宗的援軍。”
“陛下,這次只要能圍住祖大壽和他的關寧鐵騎,然后徐徐圖之就是了。”范文程這個時候也想不出什么辦法來,只能在一邊勸解道。
皇太極點了點頭,說道:“朕已經下旨,命令正黃旗固山額真冷格里圍大凌河城北面之西側,鑲黃旗固山額真、額駙達爾漢圍北面之東側;阿巴泰居后策應。正藍旗固山額真覺羅塞勒圍正南面,莽古爾泰、德格類在后策應;鑲藍旗固山額真篇古圍南面之西,濟爾哈朗在后策應;蒙古固山額真吳內格圍南面之東側。正白旗固山額真喀克篤禮圍東面之北側,多鐸在后策應;鑲白旗固山額真伊爾登圍東面之東側,多爾袞居后策應。正紅旗固山額真、額駙和碩圖圍西之北側,代善居后策應;蒙古固山額真鄂本兌圍正南面;鑲紅旗固山額真葉臣圍西面之南側,岳托居后策應,其余蒙古貝勒各自率本部兵馬圍困其縫隙處。如此安排才叫天衣無縫,就算祖大壽有再大的本事,恐怕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攻破這么多的防御。”
“陛下這次用兵數萬之眾,若是按照陛下這么安排,可以扎營四十五座,綿延五十里。”不愧是范文程,后金第一文臣,就聽他說道:“如此一來,兵力難免有分散的嫌疑,奴才以為,不如讓他們在自己的防區之內環城挖掘大小四道深壕,一道深寬各丈許,一道環前道壕再挖一條寬五尺,深七尺多的壕,鋪上稻草等物,然后覆蓋上土,然后再距此壕數丈遠筑墻,高丈余即可,在墻上設置垛口,這樣遠遠看上去就好像是一個城墻。嘿嘿,然后讓各旗在自己營地之前挖掘一道攔馬小壕溝,深寬各數尺就可以了。陛下可以讓人嚴守陣地,不許放一個人出城。時間長了,祖大壽想突圍都是不可能的。”
“嘿嘿,范兄,若是照你這么一設計,要我是祖大壽,這個時候就開始突圍,趁著我軍尚未合攏,還沒有對大凌河城進行全面包圍,趕緊逃出去。”寧完我聞言哈哈大笑起來。
“不會,祖大壽是不會逃走的。”范文程搖搖頭說道。
“先生為何如此肯定?”這下就是皇太極也驚訝的問道。
“因為祖大壽是明朝的將領,在位的是崇禎皇帝。崇禎剛愎自用,當年殺了袁崇煥,這祖大壽原本就是袁崇煥的心腹大將,本就對祖大壽不滿了,只是因為遼東無人坐鎮,所以才會放任祖大壽,這個時候祖大壽若是丟了大凌河城,崇禎皇帝豈會饒了他祖大壽,而祖大壽固然是可以走,但是一旦突圍,關寧鐵騎必定有損失。這關寧鐵騎乃是祖大壽屹立在遼東的根本,這關寧鐵騎每少一個人,祖大壽的力量就會弱一分,所以祖大壽不會冒這個風險的。他知道自己的關寧鐵騎的重要性,那孫承宗等人必定會派兵前來,所以他要等著孫承宗等人前來解救,既然如此,又何必冒險突圍的,弄不好還能來個里應外合,大破我軍呢?”
“哈哈!先生讓朕命人布下壕溝,修建高墻,就是讓祖大壽永遠龜縮在城中,不敢出來?”皇太極終于明白范文程為何要讓自己耗費大量的力氣來讓人挖壕溝了,原來就是專門對付祖大壽的里應外合之策。
“不錯。”范文程點了點頭,說道:“陛下圣明。奴才冒昧揣測陛下此次南下,剿滅祖大壽,攻破大凌河城是假,最重要的是要消滅明朝在遼東的有生力量。”
皇太極聞言點了點頭,面色凝重,說道:“雖然我大清兵鋒銳利,但是明朝幅員遼闊,就算是朝中有些叛亂,但是卻不能動搖其根基,江南富裕,短時間內,我們根本不是明朝的對手,唯有慢慢的消耗對方的有生力量,然后再徐徐圖之。關寧鐵騎是明朝最強悍的一只騎兵,若是能收服這支騎兵那是最好了。若是不能就毀滅他。只要殲滅了明朝的有生力量,我們才能牧馬中原。只不過眼下還只能慢慢的蠶食對方而已。”
寧完我和范文程相互忘了一眼,不由自主的拱手說道:“陛下雄才大略,奴才深感佩服。”
“哈哈,這還是要依靠兩位先生的謀劃了。”皇太極點了點頭,極為得意的說道。
個時候,一個探馬徑自闖入軍中,只聽他跳下馬來,大聲說道:“前方報道敵軍闖營,已經連續破我三道防線了。”
“可是祖大壽出城?”皇太極面色一變,范文程和寧完我相互望了一眼,面色也是一僵,緊張的望著那探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