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漢奸無處不在-《漢騎》
第(3/3)頁
“小人乃是孔將軍麾下副將,奉孔將軍、耿仲明將軍、尚可喜三位將軍之命前來面見陛下,商討歸順大清之事。”那李九成不敢怠慢,趕緊將事情解釋了一變。
原來,這孔有德投清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想那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都是毛文龍舊部,實際上山東發生的叛亂源于皮島的亂相,皮島位于鴨綠江口,是當年毛文龍一手打造的抗金根據地,在招撫遼東逃民,襲擾后金等方面發揮過巨大作用,可惜的是這一作用因為袁崇煥處死毛文龍而不復存在。毛文龍死后,皮島發生了一系列變故,這些變故與劉興祚、劉興治兄弟密切相關。
毛文龍死前,曾經策反了投降后金的劉興祚兄弟,劉興祚很早就加入到滿人的陣營,并在后金與明朝的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受到**哈赤的賞識,**哈赤將遼東漢人居住區金、復、海,蓋四州全部交由劉興祚管轄。但是在女真人壓迫漢人的大環境下,李永芳、劉興祚這樣的漢族高官也不可避勉地受到了女真人同僚的欺負和排擠,在這種情況下,劉興祚兄弟產生了回歸明朝的念頭。
在毛文龍的策反下,經過一系列苦心孤詣的連環設計,劉興祚兄弟(百度搜索 本書名 + 盜夢人 看最快更新)終于避開了女真人的監視,成功逃回了皮島,并在毛文龍麾下任職。在皮島,毛文龍一手遮天,權勢很大,最終引起了劉氏兄弟的不滿。因此,當袁崇煥假冒圣旨殺了毛文龍以后,劉興祚兄弟持歡迎態度,并想取而代之,他幫助袁崇煥彈壓毛文龍舊部的反抗,得到了袁崇煥的賞識,袁崇煥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他殺死毛文龍之后,就將皮島之兵分為東西兩協,毛文龍舊部陳繼盛與劉興祚各領一協,后來劉興祚被調往內地,其弟劉興治繼之。
不久發生了己巳事變,袁崇煥下獄,而劉興祚遇襲身亡,失去后臺的劉興治在島內的地位岌岌可危,以陳繼盛為首的毛文龍舊部對其充滿了猜忌。為了扭轉局面,劉興治發動兵變,襲殺了(一秒記住 盜夢人 看最快更新)東協首領陳繼盛,企圖獨霸皮島,在明朝和后金之間建立第三世界。但是他的陰謀沒有因為除掉對手而得逞,朝廷又派來了總兵黃龍,而毛文龍舊部張燾、沈世魁再次發動兵變襲殺了劉興治和他所率領的女真親兵。
在毛文龍舊部與外來可疑人員劉興治兄弟的斗爭中,同樣是毛文龍舊部的孔有德和耿仲明似乎站在了劉興治的陣營里,因此當劉興治掛了以后,他們受到了排擠,不得不遠走他鄉,投在登萊巡撫孫元化帳下。孫元化任命孔有德為步兵左營參將,耿仲明則被派往登州要塞。
而這個時候留在皮島的耿仲明胞弟耿仲裕圖謀叛亂,暗通后金,被黃龍逮捕入獄。耿仲明為救出耿仲裕,指使耿仲裕的部下以討餉為名圍攻黃龍衙署,并將黃龍捆綁,可惜的是黃龍被部下親信救出,黃龍一怒之下將耿仲裕處死,并上疏朝廷請治耿仲明唆使之罪,然而在孫元化的庇護下,耿仲明并沒有受到處分,但他從此與黃龍結下梁子,心懷不軌。
就在這時,大凌河戰役就打響了,朝廷急令登萊出兵支援遼東,不得不說孫元化雖然有點本事,可惜的是在看人方面差了許多,他用人失察,派孔有德率軍前往,孔有德雖然迫不得己出征,但他一路磨蹭,想拖到戰爭結束,然而皇太極在大凌河打得是持久戰,持續了好幾個月,加上李信在一邊搗亂,使的戰役時間拖的越來越長,孔有德沒有拖到戰爭結束,倒是把自己先拖垮了。當部隊走到河北吳橋時,糧食己經吃完了,天氣轉寒,天降大雪,將士饑寒交迫,怨聲載道。此時的孔有德己經走到了十字路口,要么去遼東吃飯,要么就地搶劫,孔有德必須在兩者之間作出選擇。在部將李九成等人的慫恿下,孔有德高舉造反大旗,縱兵虜掠。只是孔有德又害怕失敗,所以造反之后,立刻派遣李九成前來盛京,請求歸順清朝。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