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多樣溫體仁-《漢騎》
第(3/3)頁
“看樣是要小心了,這些清流們無處不在,若是被對方抓住了把柄,恐怕我也成了第二個周延儒。”溫體仁聽了之后,心中一陣盤算,摸了摸懷里,那里有李信剛剛送來的鑰匙,最后臉上露出一絲惋惜之色。要不想被對方抓住把柄,首先就是不能貪污。看來李信送來的這筆銀只能是作罷了。
“臣溫體仁覲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知不覺中,溫體仁在王順來到了西暖閣外,溫體仁恭恭敬敬的行禮。
“先生不必多禮。”對溫體仁還是很信任的。不得不說,溫體仁也是一個奇跡,在史書上,崇禎皇帝是一個剛愎自用的家伙,在他當皇帝期間,內閣大臣換的是最勤快的,而首輔大臣更是如此,很少能做的長的,可是溫體仁這個家伙不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居然做了將近八年的輔政大臣,知道崇禎十年的時候,才被東林黨人找了一個錯處,將他趕下臺來,否則的話,他的輔政大臣的時間恐怕還要做的更長一點。
“謝皇上。”溫體仁仍然是一如既往的恭敬,這讓上面的崇禎皇帝看見了點了點頭。溫體仁與周延儒不一樣,周延儒做了首輔大臣之后,在崇禎面前雖然一如既往的恭敬,但是周延儒相貌不凡,看上去風流倜儻,崇禎皇帝總感覺在里面少了點什么。但是看見了溫體仁,才知道,溫體仁的恭敬是從心里面來的,而周延儒的恭敬還帶有人的一種清高,一絲傲骨在里面。
“先生請看,這是李信派人送上來的,說準備在草原上推行漢人儒家教化,只是手上的讀書人少了,想請朝廷支援一批讀書人,還有一個就是,他說草原大,他手下的官少,想請朝廷派遣官前去治理。”崇禎皇帝面色好了許多,就從一邊取了一奏折來,讓王承恩遞給溫體仁。卻不知道溫體仁早在宮門口,就知道了這個消息。
不管怎么樣,溫體仁還是恭恭敬敬的將奏章接了過來,仔細的看了起來,雖然以前得了消息,但是實際情況,卻沒有現實中的那樣詳細。溫體仁看過李信無數次奏章,但是這一次,卻是啞然失笑,因為這上面的奏章寫的為直白,根本就不像是一個讀書人寫出來的。
“聽傳來的消息稱,這奏章是李信親筆所書。”崇禎皇帝臉上也露出一絲笑容來,罕見的搖搖頭,都說李信是一個讀書人,這字寫倒是可以,可是這章卻是不行,根本就不像是一個讀書人的模樣。
“倒是一個粗鄙之人。”溫體仁接過話來,說道。只是他的腦海里卻是瞬間轉過了無數個念頭。李信在奏章里所說的內容與自己聽到的是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言辭要懇切的多,而且詳細的多,順帶將草原上的情況都說了一遍。呈現在溫體仁面前的是一片荒涼,一個即將崩潰的統治。可是這是真的嗎?溫體仁不相信這一切,可是不管真的假的,只要對自己有利就行了。
“皇上,微臣以為這官可以派遣,但是讀書人卻是不行。”溫體仁思了片刻方說道。
“哦?這是為什么?”崇禎皇帝頓時有些好奇了。按照他的想法,無論是官也好,或者是讀書人也好,都不能派出,就算是要派出的話,也只能是讓那些讀書人前往,畢竟這些官們對治理天下或者地方有著豐富的經驗,讓這些人去了李信那里,那就很快就能幫助李信恢復實力,消化從那里獲得的土地人口。而讀書人一群經驗不足之人,自然是不用擔心了。
“皇上,能中科舉,為皇上的臣,都是讀書人中的精英,這樣的人對皇上,對朝廷為忠心,無論李信花多少銀,這些人都是不會投靠李信。”溫體仁看法與崇禎截然相反,只聽他拱手說道:“而那民間的讀書人卻是不同,這些人當中,有的人參加過數次科舉,對朝廷難免有抱怨之意,而李信那里缺少的就是人,讓這樣的人去了李信那里,李信肯定會加以重用,皇上,東虜的范程、寧完我等逆賊就是其中的代表。所以臣認為,讓這些讀書人前去草原,那就是為李信所用。必定會壯大李信的力量,微臣以為,這不可取。”
“這?”崇禎皇帝沒想到自己的建議遭到了溫體仁的反對,而且似乎溫體仁的建議也有幾分道理。這個范程、寧完我等人都是讀書人,可是卻投靠了建奴,相反官中卻是沒見幾個投靠的。
“皇上,不管征北侯是不是忠于中原,朝廷都不能掉以輕心。”溫體仁正色道。
“哦。”崇禎皇帝聽了之后一陣驚訝,他記得以前溫體仁總是說李信的好話,什么時候,開始建議讓自己提防著李信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