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讓開一條道-《漢騎》
第(1/3)頁
、、、、、、、、、、
“主公,溫體仁此人奸詐,這次奉了崇禎之命,進行京察,那些官們恐怕也膽戰(zhàn)心驚了,可以想象,肯定是有一批人會流放到我們這里來,不知道主公準(zhǔn)備如何處置這些人。”有些遲疑的問道。
“草原上讀書人少,讓這些人去教書育人吧!”李信想也不想的說道。他對朝廷的官們印象并不好,這些人表面上正人君,實際上一肚男盜女娼,在中原,他們禍害了,難道還要讓他們禍害自己不成。干脆讓這些人都去教書,重新拜讀圣人經(jīng)典,重新做人。
“教書育人。”眾人相互望了一眼,不曾想到李信會做出安排,想這些人都是東林黨人,也都是曾經(jīng)的朝廷命官,到了草原卻只是用來教書育人。這樣的反差實在是大了。
“這樣不是很好嗎?就算是我李信也想著多讀一讀圣人經(jīng)典。”李信滿不在乎的說道:“更何況,他們是官場上的失敗者,被溫體仁趕到這邊來了,那就是在罪犯,既然是罪犯,我不讓他們勞作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難道還讓他們與諸位一樣,位列炎黃部落之上,管理著眾多牧民不成?你們愿意,恐怕那些將士們都不愿意吧!”
“主公所言甚是。”石元直等人連連點頭。
“弄不好,如此還能造就一批博之才,那些大臣們重走讀書,也許能洗心革面也不可知。”宋獻策哈哈大笑,言語之中甚是譏諷。張春、張采和孫元化個人卻是默然不語,不管怎樣,這個人以前也是朝廷中官員。眼下被宋獻策如此鄙視,個人臉上也是無光。
“人性本善,在朝廷當(dāng)中,那些官員們就算有幾個還是有點良心的,但是看到周圍人都是如此模樣,就算是不貪污,也會被被人鄙薄的。”李信倒是很理解,只聽他說道:“讓他們來草原,就是讓他們重新做人的。這樣不是很好嗎?也許許多年后,這些人還會感謝我的。”
“主公所言甚是。”眾人忍不住笑了起來,可以想象的到,那些官老爺們平日里高高在上,可是到了草原上,身邊無仆役服侍,無美妾暖床,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還要去教書育人,所得甚少,恐怕這些人也會是苦不堪言,對李信也是為仇恨。
“主公眼下大軍雖然是在整軍備戰(zhàn),但是對建奴卻還是小心翼翼的好。”石元直摸著胡須說道:“建奴大軍,一方面是比鄰錦州,錦州城甚是堅固,不可攻取,一方面比鄰朝鮮,雖然朝鮮很弱,建奴是想打就打,可是朝鮮畢竟就只有那么大的地方,所獲甚少,所以建奴要想擴大實力,唯獨進攻我們,只有滅掉了我們,他才沒有后顧之憂。我們的防線甚大,防守起來很困難,這點還請主公思。”
李信聽了之后,面色一愣,卻是一臉的陰沉。自己雖然占據(jù)了草原很大的一塊地方,但是同樣的,需要防守的地方也不知道有多少。而自己兵馬很少,無法做到全面防御,只能在重點地方做出一些防守。草原上漏洞無數(shù),想做出防御很難。
“先生可有什么計策?”李信終于望向眾人,顯然是指望眾人想出一個計策出來。
“后撤牧民如何?”石元直摸著胡須說道。眾人聞言一亮,石元直的計策雖然很簡單,但是卻很實用,后撤牧民,雖然讓出了一定的地盤,可是對牧民卻沒有任何的影響。有牧民在手,李信的實力就不會有任何的影響。
“后撤到什么地方?”李信又問道。
“到康保一線如何?”石元直深深的望著李信一眼。
“康保一線?”李信聞言一動,轉(zhuǎn)過身來,親自拉開后面的地圖,在上面尋找著康保的位置,康保位于河北境內(nèi),與草原交界,距離歸化城并沒有多少。
“喜峰口?”李信在地圖上尋找了一番,最后落在喜峰口上,根據(jù)歷史記載,清軍曾經(jīng)五次入關(guān)。分別是在崇禎二年、七年、九年、十一年和十五年,其中有一次是在喜峰口入關(guān)的,給明朝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沒想到,這個時候,石元直建議將所有的牧民撤退到康保以西,這也就讓出了喜峰口的位置。難道這個老東西是不是發(fā)現(xiàn)到什么了,或者說有其他的計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