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盧象升-《漢騎》
第(3/3)頁
“回皇上的話,大軍都已經聚集過來了。”范程趕緊回道。
“軍心如何?”皇嘆息道。
“明軍還沒有反應過來,想來李信的奏章還沒有到達北京城。”范程又說道:“微臣以為此刻大軍應該立刻啟程,前往喜峰口,喜峰口雖然地勢險要,但是也是針對草原,對于中原,地勢還是可以接受的,李信遠道而來,身邊的兵馬肯定沒有多少,喜峰口內能展開的兵馬也沒有多少,我軍還是有一線生機的。”
“恩,先生,認為這是李信的計謀,還是其他的緣故?!被史磻^來又問道。
“這個?”范程沉默了半響,方說道:“皇上,微臣以為我大金不可滅,最起碼現在不能滅,不光是我等如此認為,就是李信也是這么想的?!?
“養寇自重?”皇想到了什么,猛的從病榻上爬了起來,神情振奮,說道:“先生所言甚是,我皇今日若是死在這里,大金上下都會陷入混亂之中,到時候,莫說是李信的兵馬,就是祖大壽也能滅了盛京。到時候,下一個倒霉的就是李信了。李信沒有那么傻。只有我們存在,他才有意義。不錯,現在的李信是需要我們的,他是看不得我們就這樣被滅掉?!?
“只是皇上,微臣擔心的是崇禎皇帝一旦反應過來,就是下圣旨給李信,讓李信一定要堵住我們回家的,到時候,李信恐怕也沒有借口放我們走??!”范程又說道。
“對,對,立刻起兵。”皇也反應過來,一旦崇禎圣旨到達,李信就是想做點事情都是不可能的了。當下趕緊命令大軍即可啟程,押解著從中原掠奪過來的金銀財寶、無數糧草還有不少的漢家民,緩緩的朝喜峰口而來。
說實在的,皇很幸運,因為明朝到現在還沒有反應過來,李信已經占據了喜峰口。李信派遣的信使從喜峰口出發,沿途的官吏都當這只是一個笑話而已,李信西征的事情傳遍天下,而且喜峰口是什么地方,建奴占領之后,你李信還能搶占回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沿途的官府對這個報信的士兵不但沒有給予幫助,還緊閉城門,根本不讓他進城,至于驛站什么的,早就在崇禎年間就曾經裁撤過一次,然后建奴大軍如同蝗蟲一般的席卷而過,這些驛站早就廢棄,李信的信使走了許多彎,才到了北京城下,等到了北京城下的時候,皇已經做出了對策,那就是大軍緩緩撤走。北京城內的官員還在為追擊還是不追擊而爭吵呢!
“皇上,建奴已經緩緩而撤,恐怕是沿途有埋伏,大軍不能輕易而動?!睖伢w仁臉上有些歡喜來,只聽他說道:“微臣以為,大軍可以緊隨其后,只要發現有什么漏洞,或許能趁機擊敗建奴,奪回被搶走的姓?!?
“哼?!币宦暲浜呗晜鱽?,卻見一個相貌白皙的中年人面上有不屑之色,掃了溫體仁一眼,冷哼了一聲。
“建斗,你有何看法?”上首的崇禎皇帝見狀,臉上頓時露出一絲笑容來說道:“你與建奴曾經廝殺過,你看對方是真撤還是假撤?”
這個被稱為建斗的中年人,不是別人,正是盧象升。字建斗,號九臺,又字斗瞻、介瞻。漢族,南直隸常州府宜興縣人,天啟年間進士。這個人雖然是一個進士,可是與明朝的那些讀書人不大一樣,少年時愛讀兵書,喜習騎射。這可不是一般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可以比較的。崇禎二年,后金軍入關,兵逼京師,他募兵萬人入衛。次年,進右參政,受命整治大名(今屬河北)、廣平(今河北永年)、順德(今河北邢臺)府兵備,所部號稱“天雄軍”。他手下的天雄軍也是一只精銳之師。全軍上下,作戰為驍勇,不是其他軍隊可以比擬的。甚至作戰的時候,他親自提刀廝殺,為驍勇,這更不是一般的官可以做到的,就是袁崇煥也不能與之相媲美,這樣的人一個人物,在中原被那些起兵造反的人稱之為“盧閻王”,由此可見此人的厲害之處,當然,這樣的人,人員關系也不大好,最起碼,他看不起溫體仁,溫體仁也看不上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