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退兵-《漢騎》
第(3/3)頁
中原戰(zhàn)爭的泥潭之中,將他拖累、拖垮,自己才能坐收漁人之利。
“我們在這個地方呆的時間也足夠的長了,李信既然和崇禎皇帝有了密議,說明李信即將回草原了,他走喜峰口的可能性不大,既然如此,我們該回盛京了。”皇淡淡的說道。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將李信上升到了一個可以時刻威脅他江山社稷的人了。這一次沒有獲得更多的糧食和人口,反而損失了不少,折了大將岳托,他心中很是舍不得,但是更加惋惜的是沒有殺了李信,這是讓他最不甘的事情。他望著遠(yuǎn)處的喜峰口,冷笑道:“這個張鳳翼還真是有趣,居然在我眼皮底下修建喜峰口,也不怕我們這個時候沖進(jìn)去,將這些姓盡數(shù)奪了過來。只是不知道等我們走了之后,張鳳翼還會不會繼續(xù)修建喜峰口,還會不會還想現(xiàn)在這里認(rèn)真負(fù)責(zé)?”
“皇上說笑了,若是如此,大明朝還是大明朝嗎?”范程笑呵呵的說道:“恐怕也就沒有我們的大金了。”
“大金?”皇忽然想到了什么,說道:“兩位先生都是聰慧之人,你們說說,明朝現(xiàn)在是崇尚什么德?中原以前不是有五德之說的嗎?我大金該是什么德?不會是金德吧!”
“回皇上的話,明朝崇尚的是火德。故為皇明。”范程趕緊說道。
“那我們應(yīng)該是水德,水能滅火啊!”皇想了想,忽然又自言自語的說道。范程和寧完我二人聽了之后,卻是相互望了一眼,雙目中露出一絲喜色來。
歷朝歷代,當(dāng)皇帝討論國號的時候,這就說明他想稱帝了。現(xiàn)在的皇雖然武官稱之為皇上,可是實際上,卻只是大汗,并不算是皇帝。
“皇上,不如改國號為清,以全水滅火之說。”范程趕緊出言道。他決定了等回到盛京之后,立刻讓人下令,在大金國境內(nèi),搞上一些神跡什么的,什么麒麟顯世,什么黃龍升天等等,就要讓皇登基顯得天經(jīng)地義。
“還早了一點,早了一點。”皇聽了之后,搖搖頭說道。當(dāng)皇帝誰都相當(dāng),皇這個時候的勢力雖然沒有歷史上那么強大,但是算是草原上的霸主之一,與李信不用的是,遼東這些年,經(jīng)過皇父二人的苦心經(jīng)營,已經(jīng)是沃土了,而李信的兵馬雖然很強壯,可是底蘊遠(yuǎn)不如皇。這也是以前皇不將李信放在眼中的緣故。但是讓皇這個時候稱皇帝,無疑還是早了點。皇深深地明白這個道理,若是這一次是打了勝仗的,俘獲了明朝多少人口,得了多少金銀,皇也許會默許范程的這種行為,可惜的是,事情并沒有像自己想象的那樣,原本的一場奔襲戰(zhàn),最后卻被李信鬧成眼下的這個模樣,兵馬損失了不少,連大將都戰(zhàn)死了,當(dāng)然自己也殺了李信的一員大將,可是到底不算是真正的戰(zhàn)功,皇就算是臉皮再怎么厚,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登基稱帝,惹的天下人笑話。
范程和寧完我二人想了想,也點了點頭,但是只要皇有這種心思,那就好辦了。剩下的事情也就好操作了許多。只聽范程想了想,說道:“皇上,微臣聽說,上次李信坐鎮(zhèn)皮島的時候,朝鮮上下可是幫助了李信不少忙啊?”
“李倧那小又不老實了?”皇冷森森的說道。他也是討厭朝鮮,但是朝鮮是一個奇怪的民族,你可以擊敗他,但是若是說想征服它卻很難。尤其是李倧在位的時候,朝鮮一直是明朝的附屬。到了光海君的時候,在即位問題上,光海君于明朝心有不滿,因此主張在盡量不得罪明朝的情況下開展靈活外交。在光海君堅持下,朝鮮致書后金,稱自己臣服明朝是“大義所在,固不得不然”,而與后金的“鄰好之情,亦豈無之?”,希望雙方“各守封疆,相修舊好”。那個時候,朝鮮倒是很安分,盡管光海君勵精圖治,使的朝鮮國力增加了不少。大金國對此也是很容忍的,甚至容忍了光海君左右逢源的行徑,但是糧草什么的,還是要很多的,大金國就是要將朝鮮作為自己的糧食儲備基地。
可是事情變化的很快,天啟年在李琿左右任事的親侄綾陽君李倧見李琿身患疾病,于是令心腹陪臣建議將西人黨的平山節(jié)使李貴教練兵馬五人調(diào)入京城“防御”。月十二日,朝鮮發(fā)生宮廷政變。李貴、李適、金自點等人在仁穆王后和新崛起的南人黨勢力的協(xié)助下,召集軍隊在綾陽君(后來的仁祖)的別墅內(nèi)會合。當(dāng)晚,仁穆王后手下在慶云宮內(nèi)舉火為號,李倧率領(lǐng)李貴等人以救火為號打入慶云宮,發(fā)動宮廷政變,將李琿綁縛,押到仁穆王后面前接受訓(xùn)斥,然后宣布廢黜其王位。二十八歲的綾陽君李倧即位于慶云宮之別堂。李倧的合法性得不到明朝政府的承認(rèn),朝鮮只好派出使團(tuán)前往登州拜見登萊巡撫袁可立,祈求他代為轉(zhuǎn)奏辨明原委。也由此能看見明朝的強大之處,但是更能看見朝鮮對中原明朝的感情,為了求得一紙敕封,居然還要請巡撫做中間人。
皇也是知道這一點的,但是在老汗努爾哈赤的時候,也曾進(jìn)攻朝鮮,與朝鮮簽訂合約為兄弟之國,朝鮮每年都進(jìn)貢大量的財物。只是雖然如此,朝鮮仍然和明朝有著曖昧關(guān)系,他們是從骨里認(rèn)同大明朝。當(dāng)年的毛龍就曾經(jīng)騷擾過朝鮮,再到后來,李信肆虐盛京的時候,也是從朝鮮入關(guān)的,甚至,朝鮮還幫助過李信不少。正是這一點,讓皇很生氣,加上這一回,皇勞師遠(yuǎn)征而所得,逼的皇不得不想辦法教訓(xùn)一下自己的小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