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睚眥必報-《漢騎》
第(2/3)頁
“主公,難道就這樣放了那個白毛鬼嗎?”高猛緊跟在李信身后,有些不滿的說道:“真是可惡,主公親自招攬,他還不愿意,不如待屬下上去將其捉來?”
“胡扯!他是朝廷命官,這里是北京城,不是云中,你想找死嗎?”李信不滿的說道:“不過,你有一點說對了,有些東西若是得不到,那就去搶。與其便宜了別人,還不如便宜我李信。”
“主公,那我晚上讓人去搶?”高猛聽了之后,心中一陣激動,趕緊說道。
“哼,你知道我想搶什么嗎?”李信狠狠的瞪了高猛一眼,說道:“這件事情不要你操心,我會讓曹喜他們干的。圖紙啊!這里面最值錢的就是這些圖紙了。有了圖紙,我們會造出更多的大炮來。”
李信在湯若望的辦公室里可是看的清楚,整個辦公室里,除掉湯若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那些圖紙了。這里面包含著湯若望對西式火炮的重要見解,這才是最重要的。
“主公,探傳來消息了,建奴退兵了。”等到李信到了大營的時候,石元直早就等候多時了,先恭賀李信擊敗朝廷的京營之后,又趕緊說出了一個消息來。
“皇終于退了,他要是在的話,我的壓力還真是大呢!走了好,走了好啊,看來他是找不到圍困我的時間了。”李信深深的嘆了口氣。他在躲在京城,一方面固然是糧草不夠,但是更重要的還是害怕皇領軍在喜峰口,堵住了自己回家的。這次皇這時候離開,想必是因為找不到機會了。
“想來是主公在北京見皇上的消息被皇知道,所以才感覺找不到機會了。”石元直也點了點頭,說道:“主公,您見皇上才幾天的時間,皇就知道了,看樣這皇在北京城也是有人潛伏在這里的啊!”
“那是肯定的了。”李信冷笑道:“一個有野心的人,對于朝廷這個龐然大物,豈能不注意一下,只是不知道,在北京城的是什么人潛伏在這里。是官,或者是民,或者是商?”李信自然知道,像皇這樣的人,怎么可能不會重視情報這一塊的呢!在后來的大清朝,有二十四衙門,有粘桿處,這些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情報機構,而這個二十四衙門傳聞是在努爾哈赤的時候就有了。別說皇,就算是李信自己不也是有情報組織放在北京城的嗎?
“那屬下就派人去查。”石元直趕緊說道。
“是要查出來,但是不能打草驚蛇,北京城的情況我們暫時不必管,也管不到這里來。”李信擺了擺手說道:“這里有曹喜就可以了,這個人還是有點機靈勁的,而且我還準備讓他做點事情?”說著就將湯若望的事情說了一遍。
“可惜了這個人,不會跟隨我們去云中。云中還是不能跟京師想比擬啊!”石元直聽了之后,也是輕輕一嘆。沒辦法,云中是不能和北京城相比較,人家是京師,可是云中什么也不是。
“若是我選的話,我寧愿選云中,京師有什么好的?天空中都飄著馬糞的味道。”李信搖搖頭說道。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空氣很清新,沒有霧霾,甚至連二氧化碳都少了許多,空氣污染很少,可是同樣的,這個時代的人不講究衛生,一年當中很少洗澡的,最重要的是,在北京城這個巨大的都市中,城市建設方面差了許多,除掉御道之外,其他的地方,更是如此了。馬匹隨便在地上拉屎拉尿,以至于,街道上,到處都是馬糞的氣息,甚至在大冬天,在災荒之年,有些人甚至將馬糞堆里挖個洞,就在里面過冬,由此可見,這個時代的臟亂差了。
李信清楚的還記得,在京城,在十年之后,北京城內見出現一場瘟疫,一場由老鼠帶來的瘟疫。李自成數十萬大軍進入京城之后,但是迎戰建奴的卻不過十萬人,剩下的軍隊都被鼠疫所打敗,最后只能狼狽逃出北京城,最后失去了江山。
石元直顯然是不知道這一點,他望著遠處的北京城,巍峨聳立,氣勢森嚴,煌煌然,彰顯帝都風采,這才是萬人向往的地方。云中雖然是征北軍根底所在,但是與京師相比較,那是差了許多。
“派人催一下周繹,糧草必須盡快送來,我們必須離開京師。”李信想了想說道:“喜峰口正在建設嗎?萬一讓張鳳翼將喜峰口再次建起來了,我想回去,只能從宣府走了,天長日久,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么事情。”他今天看出來了,楊嗣昌已經得到重用,哪怕他今天戰敗了,也改變不了崇禎對他的信任。他隱隱當中記得,這個楊嗣昌曾經做過兵部侍郎的,甚至還在宣府做過一段時間的知府總督之類的官。誰也不知道,他什么時候去,今天李信可是狠狠的得罪了楊嗣昌一頓,高猛赤手空拳,將其擒拿,大庭廣眾之下,尤其是在面前,一心想著在崇禎面前表現自己的,出了一個大丑,楊嗣昌可以說是恨死李信了,他要是做了宣府的知府什么的,又豈會讓侯家父幫助自己呢?甚至連七大世家都要跟著后面倒霉。這可是一個的人物。
李信說到這里,也陡然發現自己周圍的環境好像是變差了。看來得必須找個一個地方,能讓自己與中原有聯系,宣府若是楊嗣昌去了,那就不是一個好地方。
“主公準備從喜峰口回去?”石元直一愣,有些驚訝的望著李信,要知道喜峰口是征北軍自從成立以來,經歷的最大的損失,不但損失了不少人馬,更是連句突都戰死在喜峰口了。句突跟隨李信,也立下了不少的戰功,他的奔射之法,讓李信的騎兵威力增加了不少。雖然是一個異族人,與眾將的關系也不怎么樣,可是只要對李信有用,那就是一員上將,如今戰死在喜峰口,簡直就是征北軍的巨大損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