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楊嗣昌的主張-《漢騎》
第(2/3)頁
崇禎皇帝這個時候解決了錢糧問題,心情也格外的好了起來,尤其是對自己的寵臣楊嗣昌,當(dāng)下說道:“你有什么困難可以說一說,難得今日這么多重臣都在這里,平日里有什么解決不了的事情。”溫體仁等人聽了更是嫉妒了,連皇上都關(guān)心起楊嗣昌的私事了。這可不是一般的圣眷啊!
楊嗣昌并沒有因?qū)櫠湥瑩u搖頭說道:“臣哪里敢談什么困難,唯有精心侍奉皇上,為大明江山社稷日夜操心才是,奮力報效朝廷才是正理,就那臣來說吧!罪臣的父親曾經(jīng)給朝廷造成那么大的損失,可是皇上依舊以寬闊的胸懷提拔臣,這是什么,這就是信任,這就是對臣的最高獎賞,臣還有什么理由不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呢!”
“好,好,難得你有這份心思,朕心中很高興。”崇禎皇帝想了想,說道:“你也是名門之后,你的父親也是久經(jīng)沙場的人物,朕今日看你練兵也是有模有樣的,雖然敗在征北軍之手,也沒有可以驚訝的,征北軍乃是天下強兵,敗在他手上,并不是一種罪過。”
“皇上圣明。”溫體仁笑呵呵的說道:“今日兩只大軍大戰(zhàn),實際上,兩只軍隊初次合作,難免有些不適應(yīng)的地方,征北軍乃是虎狼之師,一下就能看清楚里面的情況,所以才會輕松擊敗楊大人,想必只要日后訓(xùn)練久了,兩只大軍融合起來就更快一點。對付征北軍也是不在話下了。”眾人聽了連連點頭,只有楊嗣昌面色變了變。
這個溫體仁還真不是什么好東西,這句話粗略一聽倒是沒有什么問題,但是仔細(xì)一想,里面的問題就有很多了,這是直接指出他楊嗣昌也只是嘴巴上說說而已,真正的指揮作戰(zhàn)他還是嫩了許多。他老雖然是犯了錯誤,可是也只是戰(zhàn)略上的錯誤,但是在每一次剿滅叛逆上是沒有錯誤的。
“嗯,既然你精通練兵,朕原本是讓你做一個兵部侍郎的,但是你今天又出了一個主意,朕很高興。”崇禎皇帝有些遲疑道。
“皇上,臣本是罪臣之,皇上讓臣有今日的地位,臣已經(jīng)感恩戴德了,不敢再有奢望,臣只希望繼承父親的志向,幫助皇上剿滅叛逆。”楊嗣昌想了想,最終決定還是不想留在京師里,溫體仁可是一個小人,自己如此受寵,若是再留在京師里,還真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楊嗣昌是一個聰明人,決定還是先避開的好。
“好,好,難得你有如此志向。”崇禎皇帝很高興,嘆息道:“可惜啊!滿朝武都是如你這般就好了,那些叛逆早就剿滅干凈了,也不會有如今的彼此起伏了。”
“皇上,臣懇請皇上下定決心,大力征剿。軍隊的人數(shù)越多越好。”
“這句話倒是不錯,朕也是這么想的。”崇禎頓時來興趣了,指著楊嗣昌說道:“你且說說,還有什么好的計策不成?”
“這個臣認(rèn)為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明察朝廷各地的軍隊數(shù)量,挑選精兵,加以整訓(xùn),訓(xùn)練出精兵來,然后再行剿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唯獨有精銳軍隊,才能一舉蕩平匪患。”楊嗣昌想了想說道:“臣想去宣府練兵,精選精銳兵馬,待一年之后,必定可以訓(xùn)練出一只精銳軍隊來,幫助皇上剿滅匪患。”
“練兵?”崇禎皇帝點了點頭,說道:“楊愛卿說的有道理,這兵還是要練的,更是需要有實戰(zhàn)經(jīng)驗。宣府,宣府這個地方可是沒有實戰(zhàn)的地方啊!”崇禎皇帝遲疑了一陣,宣府這個地方關(guān)系重大,那里距離李信并沒有多少,但是宣府的兵馬盡是精銳這點他是知道的。
“皇上,臣以為可以去宣府。”溫體仁眼珠轉(zhuǎn)動,忽然說道:“宣府兵馬已經(jīng)多年沒有調(diào)動過了,雖然都說宣府是精兵,可是常年未曾征戰(zhàn)過的軍隊,算不得精兵,自從征北侯坐鎮(zhèn)草原之后,宣府也就成了中原的城池了,算不得邊關(guān),十幾萬將士聚集宣府,卻無所事事,這對宣府的精兵是沒有好處的,臣以為楊大人去宣府,正好可以殺殺宣府的歪風(fēng)邪氣。想必依照楊大人的本領(lǐng),一年時間,足以讓他訓(xùn)練出一只精兵來的。”
“皇上,臣等附議。”侯恂、王應(yīng)熊等人紛紛出言說道。
“既然如此,楊愛卿以兵部侍郎銜去做宣府的巡撫吧!先調(diào)回京師,另作他用。”崇禎皇帝想了想,方點了點頭說道。
“皇上圣明。”溫體仁等人紛紛拜道。崇禎皇帝點了點頭,又叮囑了楊嗣昌一番話后,才讓眾人跪安。
“還是首輔大人高明啊!”乾清宮外的廣場上,溫體仁等人望著楊嗣昌離去的身影,王應(yīng)熊笑呵呵的說道。
“此人,也不是什么簡單的貨色,今天在李信那里吃了一個大虧,若不是皇上信任此人,就這一條就足以讓他永世不得翻身了,現(xiàn)在居然還想去宣府,還真以為去宣府練兵啊!”溫體仁不屑的說道:“現(xiàn)在的宣府,那可是李信的地盤,晉商七大世家,還有侯家父,這些人要么是李信的下屬,要么是李信的朋友,他去宣府就是一個跳騷。”
“反正李信也不是什么好東西,最后鬧僵起來,倒霉的還是他們兩個。”侯恂冷哼哼的說道:“他要是真到宣府練兵我也就認(rèn)了,看看他出的那些主意,還不是從老姓身上弄錢?還監(jiān)生,這些年監(jiān)生就是被這樣的人給弄壞了的。”侯恂是戶部尚書,本來找錢這樣的事情就歸他負(fù)責(zé)的,好吧,這個楊嗣昌也在里面弄了一腳,這是想干什么,這簡直就是在打侯恂的臉啊!
“這個李信恐怕知道楊嗣昌去了宣府,他也不高興了。”王應(yīng)熊笑呵呵的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