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409章 殺胡口爭端-《漢騎》


    第(1/3)頁

    、、、、、、、、、、

    她知道很忙,每天幾乎都是五鼓上朝,累了半天,然后在乾清宮批閱奏章。一直忙到晚上,吃了晚飯之后,還要忙,有的時候睡覺基本上是在更之后。田妃感到好奇,在宮中,她記得前幾代君王中,比如萬歷、天啟皇帝,都是從來不看群臣奏章的,將一切國家大事交給親信監們去打理,照樣是將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條的,怎么到了崇禎皇帝的時候,就非要事必躬親,難道整個大明就沒有什么親信大臣們幫助崇禎皇帝治理天下嗎?田妃一直不明白這個道理。

    實際上,這與崇禎皇帝的性格有很大關系,崇禎皇帝繼承大統之后,就改變了前幾代皇帝的用人方針,加上他自己剛愎自用,生性多疑,所以奏章從來都是他自己一個人打理。因為書多,崇禎皇帝害怕閱覽不及時,漏掉了重要的奏章。他就采取了宋朝的辦法,讓通政司先看一遍,用黃紙將奏章中的是由寫出來,然后貼在前面,就是“引黃”了,然后又用黃紙將奏章中的大概的內容貼在后面,這就叫做“貼黃”,這樣一來,他就可以先看引黃和貼黃,不重要的就不必詳閱全。一旦有重要的塘報和緊急軍情密奏什么的,隨到隨時送到宮里來,這樣就沒有引黃和貼黃,崇禎只能是從頭看到尾。就這樣,崇禎皇帝就陷入了書山海之中。

    有的時候,崇禎皇帝感覺到累了,就讓監們將奏疏和塘報念給他聽,替他擬旨。但是他又對自己左右的監們不能完全放心,時刻懷疑他們與外臣相互勾結,隱瞞朝廷大事,所以大多數時候,他還是掙扎著親自批閱書,親自擬旨。在明朝,有名的就是票擬和披紅兩種了,票擬是內閣大臣們對事情發表一下看法,而披紅一般的是司禮監衙門的事情,兩者相結合,有的時候,就能代表圣旨,發往全國各地,可是在崇禎皇帝這里就不一樣,只有票擬,沒有披紅,有的時候,票擬都不成,崇禎皇帝是一個挑剔的人,對票擬不滿意的時候,自己親自動筆修改。只要是一個人精力就有限,更何況是崇禎皇帝。

    田妃看著崇禎皇帝一眼,又看了一下侍奉在一邊的王承恩,朝王承恩瞟了一眼,卻見王承恩搖了搖頭。田妃只能是暗自生氣,自己是皇帝的女人,可是若是論信任程,還沒有眼前的這個監受皇上寵信。

    “皇上,緊急奏章。”就在這個時候,承乾宮外傳來一個監慌亂的聲音。聲音尖細,一下就刺破了承乾宮的沉靜,崇禎皇帝猛的抬起頭來,望著外面,王承恩一愣之后,趕緊出了承乾宮,而田妃臉上更是浮現一絲幽怨了。按照以前的規矩,崇禎皇帝今晚應該宿在承乾宮才是,可是既然有緊急軍情,那就意味著崇禎皇帝將會去乾清宮,或者是去其他的地方了。

    “怎么回事?是洪承疇的?還是的,或者是楊嗣昌的?”崇禎皇帝雙目睜的老大,眼下也只有這處有重要奏章來尋找自己。

    “是的。”王承恩臉上露出一絲陰霾來。

    “他還有膽來上書?”崇禎皇帝一聽是李信的,頓時怒火沖天,忍不住咆哮起來。楊嗣昌到了宣府之后,發現都已經撤到了大同一帶,他自己雖然封了晉商的幾家鋪,收獲了十幾萬兩白銀,可是對于朝廷來說,只能是杯水車薪。消息傳到崇禎耳中的時候,崇禎皇帝更是砸了自己心愛的碧玉杯。這個時候聽說奏章是李信送來的,頓時怒火沖天,大聲怒吼起來。

    一瞬間,整個承乾宮內從田妃到宮女和監,都提心吊膽,連大氣都不敢出。這個時候,誰要是冒出一句話來,那必定就要倒霉的。

    “他說了什么?”好半響,崇禎皇帝才冷哼了一聲,聲音中充斥著煩躁和威嚴。他也很郁悶,實際上,是自己擺了李信一道,只是沒有想到李信如此狡猾,不但沒有上鉤,反而擺了自己一道,他就不相信晉商七大世家就如此聰明,猜到楊嗣昌前往是為了這些人。但是傳來的消息讓他徹底的熄火了。楊嗣昌與晉商關系不怎么樣,這些人一聽到楊嗣昌來了,自然是各個都跑了。

    “去華殿。將溫體仁他們都喊來。”崇禎皇帝緊接著又說了一句。崇禎皇帝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他對“祖宗家法”很重視,這祖宗家法當中有一種情況,就是后宮不得干政,在明朝,后宮有后宮干政的時候,當然,諸如“移宮案”這樣的事件還是很少的。到了崇禎皇帝,對這一條為重視,就算是皇后,除非逼不得已,才會說兩句,否則的話,從來不會問一個字。

    “皇上起駕。”王承恩不敢怠慢,趕緊收了奏章,對外面大聲的喊了起來,瞬間就有龍輦準備完畢。崇禎皇帝上了龍輦,朝華殿而來,夜色中,皇宮一溜燈光緩緩而行,王承恩侍奉在一邊,穿過化門,走過漢白玉甬道,崇禎皇帝下了龍輦,面色陰沉,徑自走進化后殿,在東頭一間里的一只鋪著明黃墊的雕龍靠椅上坐了下來,也不讓王承恩呈上奏章,只是坐在那里,等候著溫體仁等人進宮,王承恩心中一陣苦笑,只能是站在一邊,不知道如何是好。

    等了將近一刻鐘的樣,才見溫體仁趕了過來,今天內閣是他值班,所以提前趕了過來,其他幾個人恐怕還要晚點。溫體仁跟在小監之后,進了華殿后殿,恭恭敬敬的向崇禎皇帝行了一個一拜叩頭的常朝禮,這要是一般的內閣大臣不需要行此大禮,但是朝廷自從出了一個楊嗣昌之后,溫體仁也有一種危機感,見了崇禎之后,也不會像以前那樣的隨便了,而是按照規矩,恭恭敬敬的行禮,果然,這讓崇禎皇帝對他好了不少。

    “先生起來說話。”崇禎皇帝點了點頭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