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姜瓖投敵-《漢騎》
第(2/3)頁
“身為人臣,當為天效力。”洪承疇想了想,還是咬咬牙說道。他的意思也說的很明白,他是臣,只是為皇上效力,至于誰做了皇帝他不管,是崇禎也好,是李信也好,只要是皇上,他就是誰的臣。
“好,好。”石元直聽了之后點了點,這個洪承疇還真是一個厲害的角色,不到最后關頭,就是不會下注。
“******、尚可喜,你二人領軍兩萬,跟隨洪大人南下中原。一切以洪大人為主。為國公守住陜西,若是能擊敗高迎祥等人,國公自然會有賞賜。”石元直轉身對尚可喜和******說道。
“末將遵命。”尚可喜和******二人相互望了一眼,趕緊說道。
洪承疇見狀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石元直如此安排就是讓自己為先鋒,掛著自己的旗號,卻用著征北軍的士兵,接管陜西。想來自己在陜西的聲望,無人敢與自己為敵。而且,自己一旦有動靜,就會為尚可喜和******二人所殺。自己只能是小心翼翼的應付陜西局面,因為自己根本就調動不了******和尚可喜的兵馬,這個石元直真是厲害,不愧是李信麾下的第一重臣。
“下官遵命。”洪承疇想了想,終于決定低下了高貴的腦袋,朝石元直拱了拱手。
石元直見狀點了點頭,臉上頓時露出滿意之色,洪承疇的歸降不但是標志著陜西的歸順,更重要的是洪承疇乃是進士出身,他的投降表示著士們開始接受李信了,盡管這種接受是被迫的,但是也足以說明一個態。
“快,派人將我軍取勝的消息稟報主公,請主公授洪大人為陜西行軍總管。”石元直趕緊對身邊的士兵說道。
洪承疇聽了之后,這才點了點頭,不管是有名無實或者是其他的原因,一個行軍總管足以說明征北軍對洪承疇的欣賞。
“元直先生,下官去陜西之后,陜西足以平定。此戰過后,國公立足關中,山西也能傳檄而定,皇上抽調山西兵馬與建奴對陣懷來縣,下官以為御林軍必敗,甚至北京城都在危在旦夕,只是,下官以為,這個時候,越是不能掉以輕心,大明朝自從祖、成祖皇帝到如今已經有兩多年,當今天雖然剛愎自用,但是也算是難得的英主,國公當扶之,奉天以令諸侯。”洪承疇想了想,趕緊說道。既然是投降了李信,那就要為李信考慮,更重要的是,他要表示自己的價值,眼下李信身邊只有很少的人,石元直、、張采、張春、孫元華等人,石元直自然是不用說了,跟隨李信甚久,有從龍之功,宋獻策雖然有點本事,但是到底是矮,有礙觀瞻,孫元華生性耿直,善于火器,而張采采飛揚,乃是名士出身,至于張春,垂垂老朽,不足為慮,在這里面,在短時間內,洪承疇知道自己要立功,才能輕松立足于李信麾下。或許有朝一日,還能入主中樞也是可能的。所以他才會在剛剛歸順李信的情況下,就為李信出主意。
“哈哈,彥演放心,主公乃是天人也!不會在這上面吃虧的。否則的話,這個時候,主公早就讓我們興兵南下,而不是去滅建奴了。”石元直聽了之后哈哈大笑道。
洪承疇聞言一愣,很快就點了點頭,進攻建奴,那就是聯合皇帝陛下,這是為了取得大義所為,在滿朝武當中,楊嗣昌兵敗,喪失朝廷十萬大軍,姜瓖在大同麾下盡是精兵,可是卻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根本不顧朝廷的死活,早就引起了天下人的非議了。而李信,在這種情況下,被朝廷大軍圍剿的情況下,還記著進攻建奴,勤王救駕,這就是天下人的楷模,大明朝的忠臣,總不會有人再說李信如何如何了。
洪承疇這個時候也為李信的心機所驚訝,從心里更加的斷定,日后成就大事者就是征北軍了。當下又朝南方拱了拱手,再辭了石元直,和尚可喜和******二人領軍朝陜西而去。
洪承疇望著大軍遠去的背影,心中才松了一口氣,對于勸降洪承疇他還是沒底的,只是沒想到是眼下這種情況,如今有洪承疇在陜西,陜西必定會平定。李信大業初定了。
金沙灘的早晨還是一片寂靜當中,在征北軍大營中,軍號吹響,許多士兵在各自的伍長、戶、千總的帶領下,認真訓練。
李信一早就起來了,他在大帳內走來走去,他現在在等候草原上的信息,當然,他不是擔心石元直等人,黃得功、曹變蛟等人的歸順,蔣毅等人的進攻大同,這樣一來,石元直手中的兵力就增加了不少,防守云中綽綽有余,更重要的是,他知道洪承疇手中并沒有多少兵馬,這就更讓他放心了。只是現在不知道石元直什么時候傳來捷報。
“崇禎皇帝十幾萬大軍,想來足以抵擋建奴一陣了。”李信在望著一邊懸掛起來的地圖,上面是宣府周圍的地圖,尤其是懷來縣的地圖,桑干河緩緩流過,這個地方以前養育著兩岸無數姓,可是如今,決定兩國勝負,中原江山屬誰的戰役就在這個地方舉行,李信想不緊張都難。
現在的李信是在把握時機,若是在建奴消滅了崇禎,然后占領了北京他才會結束這邊的戰斗,這無疑是妨礙了他的計劃,可是若是在雙方還在大戰的時候,突然出現在戰場的話,就會成為崇禎皇帝手中的大刀,崇禎皇帝會毫不猶豫的將征北軍充當炮灰,這顯然是李信不想看到的。
“主公,主公。捷報,捷報。”這個時候,大帳外飛奔來一隊人馬,卻見高猛騎著高頭大馬,飛奔而來,在他身后士兵也都是一陣陣歡呼聲。李信聽了之后,神情一愣,頓時出了大帳,朝外望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