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章.烽火卷長空 372.老狼-《馬過江河》
第(2/3)頁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老將王雙石揚刀問天,仿佛成為了典型的英雄人物,發出了一陣干澀刺耳的狂笑;隨后他右肩一抖、反拖長刀緩步向前,直奔頂在陣線前沿的先鋒、鐵衛二營殺去!
而他這一陣狂笑,也如同是暗號或是軍令一般;那扇方才還只敞開一道縫隙的外城大門,忽然被人左右推開;五百名北燕甲士魚貫而出,追隨著王雙石前進的路徑,一齊沖向了炮車架設的那道廢墟……
龐青山騎在馬上,望著這位渾身浴血的老叟、與剛剛踏出城門的五百名大刀歩卒,神色頗為復雜的揮了揮手;沿護城河南岸排列的長弓手們,得令之后立即張弓搭箭、進行了三輪齊射……
薊州平原,古稱幽燕之地;四周少見青山綠水,多為枯山戈壁,還有縱觀中土都難得一見的沙漠地貌,所以歷朝歷代,都是發配充軍、流放邊塞的苦寒之地。由于四周沒有茂密植被的遮擋,再加上孤山環抱、東西見缺的特殊地貌,所以站在堪輿數術的角度來看,燕京城所在之地、便是典型的“妖風煞局”。
而玄岳道宮的先祖,力薦周家天子遷都于此,自然也在薊州的風水格局方面,下很大的一番工夫。從結果來看,燕京城的鎮脈之龍,乃是一條北海惡蛟;環山皆是孤山,水源皆是枯水與困澤;再加上這妖風之煞,殘缺之城,便正好可以“負負得正”、借諸煞互沖之力、化上上大吉之勢。
世上從無絕對可言,堪輿數術方面的吉兇福禍,也如同鋒利的兵器一般,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勢而異。究竟是殺人放火、還是保家衛國,全看執刀人如何運用;而關北斗的恩師當年布局,便是為了興北燕周氏一脈;而關北斗改風易水,降龍破脈,便是為了敗北燕周氏的氣運!
同樣的局,落在不同人的手里,自然也有不同的解法。
至于這風水堪輿之術,究竟是真是假,就是見仁見智的事了。只不過燕京城附近這一畝三分地,也真的談不到風平浪靜!這個鬼地方一年到頭都在刮風;春夏飛沙走石、秋冬北風蕭瑟;誰要是買了一頂新帽子,不加上個系帶的話,那都不敢出門!只要一刮風,這帽子準要變成風箏,追都追不回來!
如今夏末秋至,風走東南;而自南向北攻城的解憂軍,屬于典型的頂風作案……那么這一陣箭雨的威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陣妖風吹過,除了幾十個倒霉鬼,被流矢箭簇劃傷了皮肉、流出了一頭一臉的鮮血以外;余下的北燕兵丁,已然逐漸跟上了腿腳不甚利落的老將軍王雙石,攜著這位前輩、一同向已然扎住陣腳的鐵衛營殺去。
解憂軍的鐵衛營,不光只有長盾兵的編制,還有著三分之一左右的長桿兵種。而他們除了負責為大軍扎穩陣腳、抵御敵方流矢傷人以外;最主要的戰術用途,便是抵擋敵軍輕騎沖垮陣型。
長盾當先、長兵在后;一前一后,一攻一守,便是防守反擊的戰術當中,最基本的配合方式了。
龐青山雖然沒打過陸戰,指揮經驗薄弱;但畢竟他家學淵源、自幼飽讀兵法戰策,照葫蘆畫瓢,做比成樣,總還是不成問題的??赏蹼p石卻是窮苦人家出身,自幼便目不識??;投軍之后,跟隨王放的北狼軍戍守邊關,打的也都是漠北騎兵、西疆僧兵;而這倆家番蠻麾下的戰士,作戰風格固然悍勇潑辣,但怎奈家底實在太薄,壓根就沒見過盾牌長成什么模樣!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分析,攻守雙方都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麻桿打狼兩頭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