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馬卡龍是外面有一層花邊的小圓圈,巧克力曲奇里有四個點,奶油蛋糕是個小方塊...” 回教堂的路上,尤妮亞捧著記錄表,不停的給馬維講她自創(chuàng)的‘文字’,看著津津有味的她,馬維不禁感慨... 尤妮亞嚴重偏科啊.... “Boss,晚上我就去找吉娜。”來文不知從那兒摸出一根項鏈,系在魔法陣的邊框上:“勸她加入真理教會,這樣的話,女神是不是就能給她降下恩賜了?” “凡是真心信仰女神的,都有機會獲得恩賜。” “那就好那就好...咦?”來文忽然想到一件事:“Boss,女神跟你這么親近,你應該是獲得恩賜最多的人吧,可是...” 經(jīng)過這么長時間的相處,來文也觀察到了很多細節(jié),比如馬維動用力量時,永遠要握住尤妮亞的小手,否則就是普通人一個。 這種情況,與胖橘小黑形成了鮮明對比,怎能讓人不疑惑呢? “我說過,我信仰的是真理。” 馬維摸了摸尤妮亞的腦袋說:“有哪個父親會信奉自己的女兒呢?” “那你為何還讓信徒去追隨女神呢?直接信仰真理不是更好嗎?” “大多數(shù)人都是盲目的,他們很難去堅定的信仰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所以需要一個神來指引他們,這樣,當他們遇到困難挫折時,就會向女神祈禱,而不是去懷疑自己的信仰,明白嗎?”馬維解釋道:“真理是教義的核心思想,若是打算展現(xiàn)這種思想,讓信徒們產(chǎn)生凝聚力,就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既定的、可信仰的目標,賦予信徒們希望。” “簡而言之...” “就是將真理具象化,以神明的形式,表露在信徒面前,讓他們覺得,只要追隨神明不斷進步就可以了。” “唔...原來這是一種更簡單且通俗易懂的傳教手段。”來文恍然大悟:“難怪其他教會也喜歡杜撰出一個神明呢,如果你讓我去信仰你,我會覺得你腦袋有問題,可如果你讓我去信仰某個神明,我就不會把矛頭對準你了。” “沒錯,這是一種責任轉(zhuǎn)移機制。” “那神明降臨之前,這不純純的就是在忽悠人嘛!” “不算是,因為這些東西,屬于一個愿打,一個愿挨。”馬維笑著說:“拋開一些小概率的偶然因素,很多信徒,其實知道神明并不能給他提供什么實質(zhì)性的幫助,他們之所以愿意繼續(xù)信仰,是因為潛意識里,神明給了他們安全感,給了他們一絲希望,一絲犯錯后的慰藉。” “就像溺水之人,他知道自己馬上就要死了,心中充滿恐慌,可這時有一個聲音告訴他,只要向神祈禱就能得到救贖,他會怎么做呢?” “或許神最終并未救贖他,但他在臨死前,通過祈禱,升起了一點希望,沖澹了對死亡的恐懼,某種意義上,這也算減少了他的痛苦。” “人都是需要希望的,只要有一絲希望,人們就能變得堅強勇敢,真正的絕望是你連一點光都看不見的至暗時刻,那才是心理肉體上的雙重折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