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人都有欲望。”克里斯托弗緩緩搖頭,他找到可以反駁的點了:“你說的社會太過于理想化,欲望是無窮無盡的,我們應該教會人們滿足,而不是冒著風險去相信他人的善良,利己者、為了利益不擇手段者比比皆是,誰知道自己善意的幫助會不會招來災禍呢?” “所以我們需要公序和正義。” 馬維笑著說:“如果人們沒有欲望,科技又怎會發達到今天的地步?任何一位資本家、精致利己主義者,都希望看到一個薄情寡義,追名逐利的社會,因為那樣,他們才能用自己最擅長的手段去壓榨、剝削其他人,而公序和正義,才是他們的天敵,于是他們不擇手段的想要摧毀公序、正義,企圖讓人們相信自己生活在一個正義不存,公序崩壞的社會當中,從而逐漸演變成閉鎖心門,冷漠無情的社會現象,生活這種環境中的人們怎么可能獲得幸福?” “一位偉大的領導者或許能夠調解這種極端的現象。”克里斯托弗想了想說:“但人們還是會有欲望,這跟領導者沒有關系,也不是某個人某個勢力能左右的,誰不想過上更舒適美好的生活呢?” “于是在社會基礎、人性道德之上,又演化出了第三點,未來的希望。”馬維輕聲說道:“人格無高低,但社會地位卻存在三六九等,這是權力,總是會有掌權者違背初衷,想方設法的為自己牟利,人們相信公序與正義的存在,可又不能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公序與正義的身上,因為你不知道掌握公序與正義行使權的存在本身是否正義。”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需要看到希望,什么是希望?無論在如何黑暗的時刻,總有心懷光明者能夠站出來,這就是希望,他會為人們帶來撥亂反正亦或者改革弊端的勇氣,他不是一個人,應該是一個群體,一個滋生于廣袤的土壤之中,從群眾中來,又到群眾中去的群體,無邊無際,生生不息,沒有任何黑暗能遏制他們的成長。” “所以,領導者必須為普通人留下晉升的希望,一條在任何時刻都不能動搖的希望之路,人民看得到希望,才能擁有幸福。” 望著目光有些震驚的克里斯托弗,馬維含笑說道: “剛才我說的,是真理,對我而言,幸福是獲得真理時必定能得到的東西,克里斯托弗先生,你...” “相信真理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