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耶路撒冷對巴吉來說意義非凡,這也是祂沒有選擇強行破壞進入的主要原因,寧愿麻煩一些,也不想破壞這存在了幾萬年的瑰寶。 第二層防御法陣并不是馬維在幻覺中看到的水晶墻,而是一尊巨石像,按照巴吉的說法,類似的石像還有十二尊,坐落在耶路撒冷城際邊緣,是人為制造的自然魔法。 越過石像,就算進入到耶路撒冷當中了,就像探索倫底紐姆那樣,馬維清理出了一片空地,看到了幾萬年的圣地遺址。 與其說是房屋,那更像是用石頭壘起來的棚子,真實時代太過久遠,那時的人們竟然還居住在部落一樣的石屋內,連吃飯都使用的石碗! 這里可是耶路撒冷! 巴吉庇護的圣地! 竟然 如此落后? 馬維是去過倫底紐姆的,黃金時代的人類,已經住上堪比現代的房屋了,他們甚至還有可以冷藏食物的冰柜,那些依靠魔力運轉的家具怎么看都比真實時代先進! 一個是原始時代,一個是能源時代,差距太大了! “很驚訝對不對?”巴吉來到一座石屋前,他還記得石屋主人的名字:“真實時代就是這樣原始,阿瓦隆算是非常先進了,人類科技的爆發點,應該是黃金眾神將煉金術傳授給人類,衍生出了現代科學” “我統治的時代,人類甚至吃不飽飯,可他們有良知,懂得分享。” “黃金眾神統治的時代,人類不再為溫飽煩憂,卻變得異常暴戾、自私,簡直就像怪物一樣。” 注視著面前落后破舊的石屋,巴吉忍不住說道:“為了讓信徒們過上更好的日子,我選擇退縮,可他們卻走上了自我毀滅的道路馬維,你說這是為什么呢?” “要想實現烏托邦,不僅要物質上的富足,還要精神上的充實。”馬維說:“黃金眾神只給予了人類滿足物質的魔法,卻沒有教導他們如何運用,生產力的發展與精神發展不匹配,就會出現撕裂的狀況。” “我覺得這是悖論。”巴吉搖頭道:“當物質生活足夠富裕時,人類就會追求精神世界,看看那些貴族就知道了,他們窮兇極奢的行為,就是在追求精神世界的滿足,而精神世界是不可能滿足的,人性就是這樣,得到了什么,就會奢求更多,永無止境。” “精神世界與物質一樣,當物質極大富裕時,精神世界就很難得到滿足,因為一切都變得唾手可得,人類無法從中得到收獲的快感,于是要變本加厲的用變態方式得到彌補.” “因為物質富足了,精神世界才無法得到滿足,我說的對嗎?” 馬維沒有直接回答巴吉的問題,而是問道:“真實時代的人類,他們精神世界滿足嗎?” “至少他們很快樂。” 笑了笑,馬維不再和巴吉討論這個問題,眼下根本不是討論這些的時候:“我們不是來尋找圣劍的嗎?” “圣劍在圣地中央,跟我來。” 漂浮在前方,巴吉帶著馬維幾人來到了一座祭祀的高臺前,臺上是一座露天神殿,用青白的玉石壘砌而成,坐落在圣地中央,充斥著神圣的氣息。 而在神殿下方,白骨、圣劍散落一地,好像整個耶路撒冷的居民都來到了這里,然后死去。 馬維仿佛能看到那場戰爭的慘烈,手持煉金武器的人類攻入了耶路撒冷,朝巴吉的神殿發起了攻擊,信奉巴吉的人類簇擁在神圣的殿堂周圍,拿著原始的武器,自發保衛著心中的信仰。 從圣劍與白骨的數量來看,那應該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 原本應該為信徒們撐腰的巴吉,并沒有出手幫忙,祂甚至沒有做過多的抵抗,坐在自己的神座之上,靜待敵人的到來。 祂本以為進入黃金時代的人類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可沒成想一切都和預料的相反,除了物質上的滿足,生活在黃金時代的人類還不如真實時代的人類快樂。 或許,這就是巴吉想要回歸的原因之一。 祂認為正確的事竟然是錯誤的,那么為此犧牲的信徒,豈不成了冤魂? 終究是祂錯了。 祭壇下,似乎是感應到巴吉的到來,骨骸中飄出了一縷縷鬼影,它們沒有攻擊入侵者,只是呆呆的站在那里,目不轉睛的看著巴吉。 不知過了多久,隨著一個鬼影匍匐在地,其他鬼影也紛紛做出了類似的動作,仿佛朝圣的信徒。 巴吉張了張嘴,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幾萬年了,那些信徒,依舊在守護著這片土地,信奉著曾經拋棄了他們的神。 馬維也發現,那些鬼影,與自己在黑沙暴中見到的鬼影一模一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