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農民進城(六)-《歲月流歌》
第(1/3)頁
臘八一過就是年了,正是鄉下人進城打年貨的好日子。
加之人民劇院、解放劇院、縣黃梅劇團,以及縣城最大的農貿自由市場全在附近,所以狹窄的三里街,一天到晚也成了人頭攢動的海洋。
紅石灣茶貨店的生意,更是一開張就遇到了高潮,還順帶帶火了門口的兩個燒餅攤和紅薯攤。
王世川一個人完全忙活不過來了,不得不搬救兵,請在城關鎮初中教書的妹妹英子,空閑時間過來幫忙。
前面已經說過,英子繼承了王元初老先生的文墨基因,寫得一手好書法,又有些商業頭腦,豈能錯過這樣的機會。
她趕緊叫來在本校讀書的毛丫頭,姑侄兩人連續加班幾個通宵,硬是趕出了幾百幅對聯。
寒假就快到了,寫對聯賺些零花錢,也是那個年代的教書先生們年關時節的一項重要副業。
又能幫著二哥賣茶葉,小王老師的如意算盤,打的可真是太精了。
茶貨店的門口,賣對聯的和賣燒餅的相得益彰,一點也不違和。
好像一幅喜慶祥和的舊年風情畫,帶著淡淡的鄉愁,漸漸消失在滾滾的人潮里。
農家的婦女們都有過年情節,不管平時日子過得咋樣,年關的時候總會趕上幾趟大集,給全家人置辦一些過年的新衣服,買些糖果、煙花、炮竹、年畫之類的年貨。
最貧寒的人家,也會上街買上幾斤豆腐、請張財神爺回來,青菜豆腐保平安嘛。
衛蘭當然也不例外,尤其是自家的茶貨店自從開張以來,她還一次沒有來過呢。那個急啊,一天到晚心里就像貓抓了一樣。
小年過后,好不容易安排好家里和茶廠的大小事務,衛蘭就迫不及待的領著大成小旺,直奔縣城的三里街來了。
毛丫頭眼尖,最先看見了街道人流中的衛蘭娘仨,便喜出望外的迎上前去。
“二媽!大成子!二大!二媽她們來啦!”
王世川和英子聽到毛丫頭的吆喝,都趕緊迎了出來。
人群中的衛蘭一手拉著大成子,一手牽著旺孩。母子三人衣發凌亂狼狽不堪,旺孩腳上的鞋也丟了一只。
“哈哈哈!你們娘三這是啥造型?。刻踊囊垇砝?!”
王世川心疼的抱起小兒旺孩,開懷的大笑了起來。
“哎呀,坐車的人擠破頭,我又暈車,以后逢年過節再也不趕這個熱鬧攤了!”
衛蘭嗔怪的看了丈夫一眼,滿心歡喜的埋怨道。
王世川今天西裝革履,外邊套了一件草綠色軍大衣,頭上戴了頂呢布工人帽,一副妥妥的干部模樣,整的媳婦都快認不出他來了。
“小姑,這就是我們家的店?”
衛蘭拉著英子的手,小心翼翼的問道。她有點不相信眼前這個敞亮闊氣的茶貨店,是自己家的產業。
“二嫂,三里街是你的老根據地了,你怎么搞得劉姥姥進大觀園似的,嘿嘿。我們都在這了還能有錯?你現在到家啦!”
英子打趣嫂子道,她感覺二嫂這么精明能干的女人,這幾年一直守在紅石灣那片山旮旯,整個人都有點不精神了。二哥來縣城開店這步棋真是走對了,賺不賺錢還在此次,領著全家人換個活法才是最大的意義。
“以前都是別人的地盤,今天回自個家來,能一樣嗎?茶葉賣的不錯吧?快領我看看!”
前來問茶買對聯的客人越來越多,自家人不再寒暄,趕緊分頭照顧生意去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