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完美的犯罪”(五)-《嬉笑者》
第(2/3)頁
一位是住在死者樓下的獨居殘疾者,有一條手臂因為車禍截肢,平時去親戚家的店里幫忙掙錢生活。根據隔壁住戶所說,這位中年殘疾者脾氣很不好,經常酗酒、半夜在家里大聲播放成人片,雙方還曾爆發過沖突。
這兩位,一位厭世壓力大,喜好犯罪片,一位心理方面不太正常,脾氣暴躁。
和六十一位住戶里其他人相比,兩個都是相對來說有動機和能力作案的人。
并且案發當天是周六,兩位在死者死亡的那段時間里,都沒有出去。還在上高三的那個男孩,父母當天都在加班,只督促孩子在家里好好學習。
也就是兩個人都是一個人在家,有一定的條件作案。
“明天重點調查這兩個人,但是其他人也不能松懈。”回到局里后,伊隊連夜同成立的專案組的其他人開會,“兇手想犯下一場完美的犯罪,我們要試著按他的思路來。怎樣才能不被我們懷疑,又或者是怎樣降低我們對他的懷疑。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說一下。”
“我覺得兇手不會是他們,他們的條件太過惹眼,太容易被我們注意到了。兇手想做一場完美的犯罪,肯定是個深謀遠慮的人,他怎么可能最開始就把自己陷入劣勢呢?”有人發表意見。
“完美的犯罪并非取決于是否會被懷疑,而是就算被懷疑,就算知道你就是殺人兇手,但就是沒有證據可以證明。所以我覺得這兩人是有很大嫌疑的,被懷疑并不算上劣勢,甚至最危險的身份就是最安全的身份,兇手會覺得這樣反而能降低嫌疑。”有人持相反意見。
“也不排除兇手其實沒我們想得那么復雜,所謂的完美犯罪就是一個障眼法,讓我們把事情想得復雜化,忽略掉那些簡單的東西。”
“我倒是認為從目前的表現來看,兇手確實不簡單……”
大家都說了自己的看法。
伊隊并沒有對幾人的看法做什么回應,只是默默聽完,安排整理目前所掌握的信息:“先看看我們目前掌握的信息吧,只有這些信息能證明各位的推測,能復原出究竟發生了什么,真相是什么。”
目前已經知道,死者孟小陽獨居,基本不出門,所以和鄰居們幾乎沒打過交道,更不用說會不會產生過什么矛盾。
他是一名推理作家,平時通過稿費來養活自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