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完美的犯罪”(八)-《嬉笑者》
第(2/3)頁
但是稍稍經過莫測的詐唬,加上法律的震懾,編輯還是吐露了實情。
一個徹底顛覆了案子走向的實情。
孟小陽死亡的前一天曾聯系過編輯,告知他自己有一本新作即將大功告成。但因為銷量慘淡,編輯已經對這位三流推理作家的新作不感興趣了。
于是孟小陽說了一段在當時看來很古怪的話。
“我沒有家人,現實里面也幾乎不和別人聯系,你算得上是我唯一熟悉的朋友,也算是唯一能證明我存在過的東西。如果有一天我死了,請你接手我的電腦,里面還有一些沒有發布過的作品,如果你能想辦法讓這些故事出版面世,我愿意由你來署名,所賺的一切收益也都歸你。我對我未發布的作品,僅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書名一定要按照文檔名字來命名。”
當時編輯不以為意,誰成想第二天就得知孟小陽被殺,慘死在家中。
這種情況下,他自然不敢牽涉進這件事來,但最終還是被警方傳喚過來,說出了實情。
而這段聊天記錄,當時警方搜查時也完全沒有發現,但編輯的電腦里還保留著這一段。顯而易見,孟小陽死前將這段聊天記錄刪去了。
至于孟小陽那些沒有發布的新作稿子,藏在了很私密的文件夾里。先前警方的偵破重心不在電腦上所以并沒有找到,如今被熟悉孟小陽的編輯找了出來。
那部未發布的新作叫做《完美的犯罪》。
和墻上留下的字一樣。
至于內容,也和這場案子完全一致。
故事是以一個失意的三流推理作家為視角創作的,這位作家追求真正絕妙的犯罪,絕妙的推理故事,為此追求到近乎癲狂,不惜一切代價要創作出最好的作品,寫下沒人能做得到的完美的犯罪。
最終他想到了以自己為藍本,以自己為噱頭,創作一篇絕無僅有,夠真實夠完美夠驚爆所有人眼球的作品。
技術干警也從電腦找出了被刪除的瀏覽記錄,發現孟小陽生前曾查詢過人體圖,這一點也和其身體上七道精準刻意的傷口吻合。
對案件的不解迷惑似乎在這一刻都得到了解答。
案件被復原。
第(2/3)頁